大家都知道,臺灣經濟面臨了許多挑戰。要瞭解這些挑戰,一定要先看清楚世界經濟的趨勢。世界經濟近 20 年來有兩大趨勢: 全球化和知識經濟,這兩個趨勢都深刻的影響著臺
灣近年的發展。
全球化使國與國間的壁壘消失,資源得以快速流動。人與資金都向報酬高的地方移動,產業則向生產成本低的地方移動。有技術的人移動容易,會因全球化而獲得更多的機會與更高的報酬; 沒有技術的人卻難以移動,被迫面對更多的競爭,以致發展受限,薪資停滯。因此,全球化加深了所得分配的不均。
知識經濟的發展則使強者越強,也使所得不均的情況更為惡化。在知識經濟的時代,有本事利用知識進行產業創新的國家,可以輕易獲得全球的市場,並放在成本最低的國家生產,以獲取創新的大部分利益。專事生產但欠缺創新能力的國家因此面臨了很大的困難:只要工資變高,生產活動就會被轉移至工資較低的國家。這使得這類型的國家就業機會減少,薪資水準也無法提高。
臺灣過去正是一個專事生產的國家,所以在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衝擊下受害深重。當臺灣工資上漲,企業為了生存,於是把工廠搬到中國大陸或其他低工資地區。企業固然維持了全球生產鏈上的地位,但臺灣的經濟活動卻因此流失。所以我們這些年經濟沈悶,經濟成長率下降,失業率居高不下,而且薪資水準停滯,所得分配日益惡化。
在這些趨勢下,還有一項困擾著臺灣的元素,就是中國大陸。這項元素 20 年前還不會影響我們,但經過 20 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大陸已然崛起為全球化趨勢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在世界經濟中舉足輕重,不僅是世界的工廠,世界第一大貿易國,更是世界的主要市場,也與臺灣的發展息息相關。不論我們喜不喜歡,「中國大陸崛起」如今已是一個無可迴避的事實。
但我特別要在此強調,當前臺灣「悶經濟」的根源是在全球化和知識經濟,而不是「中國大陸崛起」。我們需要回應的是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挑戰,而不是中國大陸崛起;「逢中必反」不會解決我們的問題。相反的,我們的作法必須考慮中國大陸的存在,設法將中國大陸崛起的優勢,轉變為我們的勝勢;讓中國大陸不會成為我們發展的絆腳石,而是我們邁向新階段的墊腳石。
面對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挑戰,我認為我們必須做到兩件事。第一是調整產業結構,走上以創新驅動經濟成長的模式; 第二是更加對外開放,和全球市場更加緊密連結。
調整產業結構
臺灣經濟多年來始終無法脫離以「生產」為中心的思維,所以強調大量的實體資本投入於生產成本的降低。在知識經濟下,增加生產量或者降低生產成本所獲得的回報是微小的; 唯有創新才能產生新的價值,獲得好的回報,也唯有持續的創新才能帶動經濟的持續成長。
所以我們必須致力於建立創新驅動的經濟體系。這樣的體系是全方位的價值創造生態系統,從產品研發、設計、製造、行銷到維修,每一個環節均有自我創新、自我提升的能力。創新的方式也十分多元,包括產品創新、製程創新、生產要素組合創新、服務模式與服務內容創新、以及新市場的開發等等。創新不能只是實驗室或比賽的成果,而應落實為產品的市場化,或者轉化為新創事業,與市場緊密結合,才能成為經濟成長的動能。
要塑造一個有利於創新的經濟環境,政府必須在教育、金融、租稅、政府職能諸多方面進行全面的,更深入的改革。目前「產業創新條例」只提供租稅誘因,面相過於狹窄,也只對較大型製造業廠商的創新研發有所助益。
但創新不只限於製造業,服務業和農業也都有創新的必要。我國服務業占GDP 約三分之二,但創新力不足,這是服務業難以擴大規模並提供高端就業的主要原因。服務業的創新與
高值化,將帶動我國經濟的實質轉型,讓我們真正進入已開發國家之林。
我們尤其要特別扶持青年的創新與創業。政府應排除現有妨礙新創事業的法規障礙,建立有利於新創事業的資本市場,在資金面上提供新創業者更強大的誘因與協助。我們要鼓勵臺灣年輕人的創新與創業,也要讓國際創新與創業者能夠容易加入臺灣,共同建立一個健全,且能與國際市場充分連結的創新生態體系。政府甚至可考慮建立一個大型的實體園區,結合民間力量,協助新創業者全面發展; 英國近年在倫敦建立 Tech City 創業園區的經驗很值得我們借鏡。
全球市場連結
大家都知道,臺灣是個海島國家,資源匱乏,市場狹小,必須和全球經濟連結才會有成長動能。這個道理,在臺灣過去400 年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已充分驗證,不須在此贅述。我們窮十年之力,才得以在 2002 年加入WTO。然而多邊體系近年來遭遇困難,多邊談判沒有進展,各國都以雙邊或複邊的優惠安排來進行市場的進一步連結。目前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區域性結盟是 TPP 和 RCEP,我們應該儘速參加,才能和其他貿易對手居於平等的競爭地位。
要加入 TPP 和 RCEP,我們必須正視中國大陸的因素。中國大陸是亞太區域整合不可忽略的一員,其政治和經濟實力足以杯葛我們任何參與區域結盟的企圖。中國大陸雖可以干擾我們參與國際活動,但必定不能忽略臺灣人民的集體意志。所以只要大家團結,凝聚共識,我們一定可以找到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合理安排,達到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的目的。我想這也是政府召開「經貿國是會議」最重要的目的。當然,為了凝聚社會共識,政府對於可能受到自由化衝擊的產業和勞工應該提出完善的輔導和救濟方案,主動協助,各項方案也應積極到位。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最引起社會關注的就是公平的問題。最近各界對兩岸經貿往來,也有公平與否的疑慮。事實上,任何經濟分工的改變,均伴隨公平分配的問題。要解決公平分配問題,不是去阻止分工,而是要有具高度的政策思維。政府必須把「公平」列為施政的重要目標,擴大政策的廣度,從所得稅制、社會安全、健保、住宅、環境、能源等各個層面,均可提出有益於社會公平的政策。只要能建立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的多重安全閥,則全球化伴隨的公平性疑慮,才可望得到緩解。
短期經濟振興方案
我上面所講的這些道理,或許有人會認為只是高調,緩不濟急,無助於解決當前經濟的困境。我個人覺得,在短期振興經濟方面,政府應在公共建設方面加大力道,才能使沉悶的經濟恢復活力。政府近年因財務困窘,公共建設已經沉寂很久。政府實應以創新思維,推動公共建設證券化,透過新的公共建設財務規劃,讓社會廣大的資源能投入公共建設,不僅更新臺灣的面貌,也替臺灣帶來新的動能。以下我舉四個明顯的例子:
第一,桃園航空城: 這個案子已經規劃多年,且國內外企業投資意願甚高,政府應拿出魄力,積極推動建設、招商,使其成為亞太地區真正的「航空城」典範。
第二,都市更新: 臺灣的城市地區,很多是30 年以上,甚至更久的老舊建築。在多天災的臺灣,這些建物實有安全的疑慮。都市更新推動困難,主要在於法規僵化和融資的配套不足。政府應推動大面積的都市更新,而非目前流行的個別式建築更新; 利用大面積的更新,創造更多的合作空間,才可能克服原住戶「斤斤計較、少數綁架多數」的問題。
第三,大故宮計畫: 最近故宮國寶赴日本展覽,造成萬人空巷的風潮,足見故宮國寶的魅力。目前故宮展覽場地不足,加以遊客眾多,人聲吵雜,實有損國寶的身價。擴建故宮場館刻不容緩,政府應利用行政鬆綁手段,善用社會資源,加速完成此一建設。
第四,自由經濟示範區: 自由經濟示範區旨在鬆綁法規,發展高端服務業,達到先行先試、吸引投資、創造就業的目標。它既不是一個針對兩岸的政策,也不像服貿協議一樣是全面性的開放。所以我誠懇的呼籲朝野,理性看待這個自由化的方案,不要有過度的政治聯想; 這是臺灣服務業現代化的方案,絕不是兩岸整合的安排。
結語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們大家都在同一艘船上。過去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這艘船才能走過許多狂風暴雨、也才得以安度許多驚濤駭浪。這艘船未來要航向何處去,讓我們一起來決定。但我們不能只是橫槳坐在船的兩端,互相數落不是,然後聽任這艘船在大海中漫無目的的漂流; 我們更不能各自朝相反方向划槳,讓力量互相抵銷,使得這艘船只能在原地打轉。
最後,針對這艘我們的命運之船該航向何處,我有兩點建議:
第一,多一點經濟,少一點政治。經濟的決策固然少不了政治的考量,但不能只讓政治盤算凌駕經濟決策。過去即使在威權的時代,臺灣的經濟決策也大體依循專業原理,不被政治所左右,我們的經濟才能發展到今天的境地。民主化之後,政黨輪替已是常態,但政策的延續性更為重要。經濟政策不能任由政黨利益綁架,必須回歸經濟專業的考量,才能避免政策的反覆。
第二, 對臺灣要有信心, 不必害怕競爭。我們曾經走過幾乎一無所有的困頓時代,這證明只要團結,就能克服困難。臺灣的產業、技術、人才都是世界一流的,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也要對政府有信心,不必害怕全球化下的競爭。但民眾對政府的信心建立在政府的開誠布公和政策的穩定性上。政府應把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預測性列為施政的首要任務;政府和民眾雙向溝通是化解雙方認知落差的不二法門,民眾「知的權利」應得到充分的尊重。
在這樣炎熱的夏天,大家願意群聚這裡參與「經貿國是會議」,是因為我們都關心臺灣未來的發展、也關心我們下一代的前途。這種無私的關懷是臺灣得以不斷向前走的力量。希望今天的國是會議是個起點,讓我們大家捐棄成見,攜手合作,共同推動臺灣向前,邁向更美好的未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