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基金會於 2001 年 3 月成立以來,即將邁入第七屆董事會。大多數董監事仍是創立時的捐助人士,一路走來,本於創立時的初衷,大力推動兩岸經貿關係的常態化和制度化發展。第七屆董事會增加幾位企業先進和年輕企業家,讓本基金會能夠與時俱進,前瞻未來兩岸經貿關係發展。再度表達衷心感謝,一路支持和協助的所有董監事先進。

        從 1990 年代以來,兩岸經貿關係可說起起伏伏,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九十年代兩岸經貿關係呈現單方向發展,大陸低廉的生產成本(含土地、勞力、環境等因素)提供台商西進發展的優良環境。第二階段則是在 2000 年前後,科技產業落腳於長三角地區,特別是昆山、蘇州等地,帶動大陸產業發展的另一個高峰。第三階段仍是現在進行式,在美中貿易衝突下的台商,則面臨轉型升級或是南向發展,或是回台投資等抉擇。

        未來發展如何? 目前尚難預料。但可以確定的是前兩階段台商在大陸發展,直接間接對大陸 1990年以來改革開放,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台商在大陸近三十年來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有不可磨滅的成績,也對兩岸的經貿關係起了聚合的作用,對兩岸和平發展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貢獻。換言之,三十年來,兩岸經貿關係,正默默朝著基金會成立時所倡議的「兩岸共同市場」方向發展。本基金會在二十年前,由蕭副總統於 2000 年五月離任行政院長職務後,以其長年投入經貿領域的政策擬定,並參與對美貿易談判的豐富經驗,深知經貿關係的正常化與制度化,才能確保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因此提出「兩岸共同市場」的理念,這個理念近兩、三年來更得到海峽兩岸的肯定與認同,進而提出「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的倡議,成為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

        今年三月下旬,在博鰲亞洲論壇分論壇「兩岸企業家圓桌論壇」中,就以「探討兩岸共同市場」為議題,邀請兩岸相關學者與企業人士共同參與。六月下旬在昆山舉行的「昆山產業合作論壇」,也特別針對「兩岸共同市場」議題,以兩岸智庫學者為主,一起探討如何建構「兩岸共同市場」的願景。八月下旬兩岸企業家峰會在北京舉辦的「第二十二屆京台論壇」,特別安排一場會議,以「共同市場、共同願景、共同行動」為主題,也是邀請相關智庫學者出席。顯見如何「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已漸成為兩岸關心的議題。

        誠然, 如何具體推動「兩岸共同市場」,並不是一蹴可及的工程,必須有待兩岸有識之士繼續交流,逐漸尋求理念上的共識,進而探討落實執行的路徑和策略。就此而言,近二十年來,兩岸經貿交流已積累很多實務上的經驗,可以提供未來探索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的基礎,讓我們樂觀以待吧!

 

致詞稿

       本人非常榮幸能和所有貴賓一起出席 ” 昆山慧聚廣埸 ”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揭牌儀式。除了恭喜台商, 也感謝大陸各級政府, 讓台商在想家的時候在企業或個人事業順暢或有不如意時, 能有個心靈寄託的埸所, 讓台商在這裡能找到家的感覺。

      在台灣拜媽祖及土地公是百姓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份, 媽祖及土地公都起源於大陸,發揚在台灣的重要 ” 民間信俗 “, ( 大陸歸在民間信俗, 比較沒宗教壓力 ), 也是連結兩岸重要的精神及文化紐帶。 所以也希望這個兩岸的交流基地未來能在兩岸間推動更多的文化交流。

       昆山在台灣知名度很高, 是出了名的小臺北, 希望各級政府能夠再接再厲, 藉由昆山深化兩岸合作試驗區對台灣的先行先試政策, 一起打造成兩岸共同市埸的試驗區。 最後祝福所有貴賓健康平安、 萬事如意, 台商賺大錢。

活動紀實

       2019 年 3 月 23 日昆山台商與兩岸嘉賓同胞一起出席見證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儀式, 蕭榮譽董事長以兩岸企業家峰會台灣方理事長身份專程出席參加這次活動, 當天抵達會場即受到昆山台商、 臺胞的夾道歡迎, 蕭榮譽董事長一下車就前往天后宮參拜媽祖, 沿途台灣義工們熱情的喊出「 副總統好」 的問候聲此起彼落, 不絕於耳, 蕭榮譽董事長用招牌的微笑向大家回應打招呼, 許多大陸的義工對他的親和力更是印象深刻。

       蕭榮譽董事長致詞時表示, 昆山作為大陸台商投資最活躍、 台資企業最密集、 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頻繁的地區之一, 廣大台商臺胞在昆山有了一個心靈寄託的場所「 慧聚天后宮」, 可以拜拜媽祖、 土地公, 因此有了家的感覺, 這是兩岸同胞共建「 精神家園」 的最好示範。 中華傳統民俗在海峽兩岸關係中發揮著獨特的文化優勢, 成為兩岸交流的橋梁紐帶,希望「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未來能夠在兩岸之間推動更多的文化交流, 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儀式結束後隨即前往兩岸文化交流中心參觀, 由兩岸百位書畫家的現場揮毫、 素人藝術家油畫展、 國學講座、 打坐靈修班、 插花班、寫意國畫班、 親子教室趣味 DIY、 媽祖聖蹟青花瓷版畫展等展覽與課程。

       昆山台商協會榮譽會長孫德聰表示, 10萬台商臺胞紮根昆山、 安居樂業, 昆山已成為廣大台商臺胞的「 第二故鄉」, 慧聚廣場每年舉辦豐富多樣的兩岸文化交流活動, 已成為昆台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 這次的授牌儀式國民黨主席吳敦義, 前主席吳伯雄、 洪秀柱、 朱立倫, 前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以及中華媽祖交流協會會長張克輝等, 也紛紛發來賀電, 慧聚廣場被國台辦授予「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成為蘇州市首家「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老蕭論經濟

       尊敬的郭金龍理事長、 張平副理事長, 福建省和廈門市的各級領導、 各位貴賓、 來自兩岸的各位企業家好朋友, 大家早上好!

前言

       「 2018 年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 今天在碧海藍天、 風光明媚的廈門隆重開幕, 很榮幸能和郭金龍理事長、 張平副理事長及江丙坤副理事長, 與來自兩岸各地各位企業界領袖一起出席今年的盛會。 首先要代表台灣峰會, 竭誠歡迎各位企業先進和貴賓的踴躍參與, 為年會增添蓬勃的動能和活絡的氣氛。 也要特別感謝大陸峰會、 福建省和廈門市的各級領導, 在很短的時間內, 加快工作步調, 全力提供支持,使今年的年會得以順利地召開。 福建與台灣一衣帶水、 隔海相望、 五緣相通、 民情相近, 我們感到特別的親切和溫暖!

       今年的會議是大陸峰會理事會換屆郭金龍理事長上任後首度召開的年會, 具有「 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 的特殊意義。 今年峰會參加人數高達一千四百多位, 創歷年新高, 彰顯兩岸峰會成立以來一直秉持著相互理解、彼此配合, 採取權宜務實的原則, 取得兩岸企業家的肯定與信任。

       去 (2017) 年 10 月「 十九大」 召開後, 兩岸關係發展已進入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我們很欣慰, 大陸方面回應「 兩岸企業家峰會」 台灣方面的訴求, 在今年 2 月底頒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也就是「 惠台31 項措施」), 在很多層面給予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 並為隨同企業投資前往大陸的台商幹部及其親屬子女提供生活、 就業及就學的各項便利, 這些措施的陸續落實推動,為兩岸企業合作創造更好的環境, 帶來更多的機會。 這次峰會以「 融合新舉措 共享新商機」 為主題, 是彰顯兩岸企業合作新階段的開始, 也期許通過與會者的集思廣益, 充分交流, 讓「 兩岸企業家峰會」 能夠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為兩岸產業融合發展及共享商機, 作出更多、 更有力的貢獻。

兩岸企業家峰會的傳承和重要貢獻

       「 兩岸企業家峰會」 從 2013 年成立迄今, 我們始終秉持成立的初衷, 以推動兩岸企業合作為目標, 並通過民間交流和對話, 為兩岸經濟共同的利益尋求空間和機會。 經過五年多來的努力, 在堅持「 兩岸一家、 和平共榮」; 堅持「 經濟合作、 共享機遇」; 堅持「 創新融合、 共創未來」 等大方向下, 我們體現了互利共榮的「 兩岸企業共同體」 意識, 凝聚了擷長補短、 共創兩岸產業未來的願景目標, 為「 兩岸企業家峰會」 樹立了優良的傳承。在具體行動上, 過去五年多來, 面對全球經濟的起伏波動, 以及兩岸關係的若干轉折變化, 我們在推動兩岸企業合作上扮演了積極、中流砥柱的角色, 讓兩岸產業的融合發展能夠持續向前推進, 也為兩岸經貿關係發展開啟新的方向, 帶來新的機遇。

       過去五年來, 峰會推動產業合作, 獲得了若干具體的成果。 台積電在南京設立的十二吋晶圓廠已在 10 月底正式開幕量產, 兩岸石化業者合資在古雷設立的煉化一體化項目進展也很順利 ; 其餘的金融、 中小企業、 生技與健康照護和文化創意等領域, 也都獲得了很多具體的成果。

       去年 11 月紫金山峰會《共同倡議》 建議給予台商內資同等待遇、 協助台商參與一帶一路商機, 以及促進兩岸企業合作發展高端裝備製造、 精密機械、 人工智慧等科技創新領域和建立低碳經濟、 現代服務業、 健康照護等領域的合作平台。 峰會為順應兩岸產業的發展趨勢和回應雙方業者的合作需求, 在今年 5 月決議將原有的七小組改組為八個小組, 以強化兩岸產業在一帶一路、 31 條惠台措施、 資訊通信、智能製造、 現代服務業及文創產業、 農業、 金融、 能源及環保節能、 生物科技及健康照護、中小企業及青年創業等重要議題上的合作。 這些議題, 特別是其中的新增議題, 準確回應了兩岸產業界擴大合作領域的共同期待, 也完全切合大陸近年來產業發展的政策方向。

       我們也期許「 兩岸企業家峰會」 可以更深入民間社會, 成為更多元、 能夠協助及打造讓更多企業及人民利益共享合作模式的交流及對話平台。 近幾年我們特別重視中小企業、 青年就業及創業、 現代農業等知識及經驗的交流合作, 都是在擴大兩岸企業合作的參與層面, 希望讓更多人民能夠有感。

新情勢下兩岸企業合作的機會和挑戰

       過去幾年, 受到全球經濟劇烈變化的影響, 台灣和大陸經濟也遭遇嚴峻的挑戰, 並各自努力進行結構性的調整。 去 (2017) 年 10 月大陸方面召開十九大, 確立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目標, 以及邁向可持續發展的 30年建設藍圖, 同時也確立了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方向, 這等宏觀、 前瞻的政策目標及方向, 為兩岸經濟發展與兩岸企業合作, 創造更大的空間與合作的商機, 這是不可錯失歷史性的機遇, 雙方都要珍惜及把握。

       但另一方面, 兩岸經濟及企業合作也遭遇到很多新的挑戰。 尤其, 今年以來, 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高, 不僅對大陸經濟帶來新的風險和考驗, 同時對台商多年來在兩岸所建立「 台灣接單、 大陸生產」 的代工出口模式, 造成嚴重的威脅 ; 部分在大陸投資經營的台商已受到衝擊影響, 還有更多的台商因為各種不確定性, 對未來前景覺得憂心。

       還有, 兩岸經濟結構性調整, 也改變過去以互補為主的垂直分工模式, 在很多產業領域, 大陸供應鏈崛起對部分台商造成強大的競爭壓力, 也影響到兩岸企業合作意願及共同的目標。

       面對新的情勢和新的挑戰, 兩岸必須跳脫傳統、 僵化的思維, 強化「 兩岸企業共同體」意識, 從融合發展觀點, 在經濟創新、 產業轉型升級及企業互利共生上, 找出共同努力的方向、 目標和領域, 結合彼此力量尋求突破, 並協調、 化解雙方衝突的利益, 形塑升級版的兩岸合作新模式。 這也是「 兩岸企業家峰會」 可以扮演的角色及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

推動兩岸企業合作五大方向

為掌握兩岸融合發展的新機遇, 並因應全球及兩岸經濟新情勢的挑戰, 萬長主張, 未來應朝五大方向推動兩岸企業合作 :

第一,建立協助大陸台商的有效機制。
       因為近年大陸投資環境的急遽改變, 大陸供應鏈崛起帶來競爭壓力, 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衝擊影響逐步擴大, 很多在大陸投資設廠的台商正面臨各式各樣的困難和問題, 如果不協助其解決問題, 降低不確定性, 兩岸企業合作也將淪為空談。 是以, 大陸當局應盡速建立協助大陸台商的機制, 在資金、 土地取得、 市場機會分享、 環保、 稅務等方面, 提供有效的協助, 使其可以渡過難關, 也為兩岸企業合作營造永續環境及有利氛圍。

第二,建立升級版的兩岸企業合作模式。
       為因應兩岸產業競合新情勢及中美貿易摩擦長期化趨勢, 兩岸企業合作須全面轉型升級, 一方面, 從重視成本、 規模、 效率等「 量的合作」, 轉變至重視研發、 創新、 品牌、 行銷等「 質的合作」, 結合兩岸優勢, 建立共同品牌、 共同標準, 共同研發創新, 提升兩岸企業整體競爭力, 共同拓銷區域及全球市場。
       另一方面, 應擴大優勢互補, 依據十九大建設藍圖, 在產業創新、 供給側改革、 數位經濟、 自由貿易試驗區及「 一帶一路」 等計畫上, 結合台商和陸企力量, 推動旗艦合作計畫, 催化兩岸企業合作的全面升級。

第三,促進民營企業及中小企業合作。
       為因應中美貿易摩擦的長期影響, 並消除國際上對大陸補貼國有企業的質疑, 未來大陸必須全力促進民營企業及中小企業發展, 深化市場經濟制度。 台灣在國有企業民營化及中小企業發展方面有相當成功的經驗, 未來可擴大雙方交流與合作, 充分交換經驗, 共同參與並促進大陸經濟結構的轉型。

第四,擴大服務業發展及創新合作。
       發展服務業攸關內需擴大及人民生活品質提升, 也是大陸因應貿易摩擦、 降低對出口依賴的的核心關鍵。 台灣在服務業發展方面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及創新潛力, 因此, 未來應全面深化兩岸服務業合作, 共同投入大陸服務市場發展及技術創新, 以加速大陸經濟結構的調整, 並促進兩岸企業的融合發展。

第五、推動一帶一路共拓海外市場合作空間。
       「 一帶一路」 沿線地區的基礎設施和產業園區新商機, 除由大陸國企擔任領頭羊角色之外, 亦應鼓勵兩岸中小企業共同參與, 並有系統地提供即時的商機資訊 ; 建議保留一定比例的「 一帶一路」 商機給台商, 確保其參與合作的機會, 提高其支持合作的意願。


結語

       各位先進、 各位貴賓, 面對全球及兩岸經濟的變局, 兩岸企業合作也將推進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作為民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兩岸企業家峰會」 責無旁貸。 本人將和郭金龍理事長攜手合作, 加強凝聚「 兩岸企業共同體」意識, 結合兩岸企業界的資源和優勢, 共同打造升級版的兩岸企業合作模式, 推進兩岸產業的同步轉型升級, 為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及未來願景, 作出積極的貢獻。
       最後, 要再次感謝各位企業先進、 各位顧問專家和各位貴賓的熱心參與和支持, 也要預祝「 兩岸企業家峰會」 圓滿成功, 祝福各位事業昌隆、 身體健康、 萬事如意。

       尊敬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郭金龍理事長、 張平副理事長、 尊敬的江蘇省吳政隆省長、 尊敬的昆山市杜小剛書記、 各位領導、 各位企業界先進、 各位青年朋友、 各位女士、 各位先生 : 大家早安、 大家好!

       兩岸企業家峰會這一次選擇在台商聚集的江蘇昆山舉辦「 2018 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研討會」, 獲得江蘇省政府、 昆山市政府、 大陸峰會和各有關方面的全力支持和協助, 同時也獲得許多來自兩岸各地的台灣青年朋友的熱情參與。 本人要代表台灣方面, 向促成此次研討會的各有關部門表達最誠摯的感謝, 同時也要向所有參加研討會的青年朋友們表達熱烈的歡迎之意。

       近二十年來「 全球化」 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潮流和趨勢。 由於科技進步一日千里, 再加上各國紛紛採取自由化措施, 使得原先阻礙國際貨物、 人員、 資金、 資訊流通的各種藩籬和限制已經逐漸消失。 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結果, 使得全球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 貿易內涵更加豐富、 網路聯結更為緊密, 一方面提升了全球民眾的生活福祉, 但另一方面也給產業界帶來的更大的挑戰和機會。 各位青年朋友面對此一新的發展趨勢, 相信必然會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識技能, 以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

       台灣從 1960 年代開始推動勞力密集產業, 經過20多年來的發展,到 1980 年代時已成為全球主要代工生產的基地。 嗣後在1990 年代, 台灣產業結構開始轉型, 市場更加開放, 資訊產業、 電信與金融等服務業逐漸成為台灣新興的產業支柱。 在此一發展歷程之中, 世界經濟體系的全球化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外在環境, 而台灣青年企業家放眼全世界、 學習先進產業科技、 勇敢開拓國際市場的努力拚搏, 也是其中相當重要的關鍵所在。 本人深信, 新世代的台灣青年, 面對目前充滿機會的全球經濟環境, 必定能夠承續前輩放眼世界的精神, 善用科技時代的新知識和新技能,為社會的經濟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也為自己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今天研討會的舉行, 最主要目的就是要提供台灣的青年朋友們一個開闊視野、 提升自我的交流平台。

       大陸近年來不斷深化改革、 擴大開放, 經濟發展快速, 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和全球最重要的消費市場之一。 大陸目前推動「 十三五規劃」 和「 一帶一路」 等一系列戰略, 採取各種政策措施, 推動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 可望創造更多就業創業的領域和空間,也為台灣青年到大陸就業創業和發展事業, 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更多的選擇機會。 希望有實力、 有意願的台灣青年, 能夠走出台灣、 放眼兩岸, 多到大陸和世界各地走走, 發揮自己的長才, 一展自己的抱負。

       兩岸企業家峰會做為一個兩岸民間企業的交流平台, 過去二、 三年來一直呼籲大陸方面應給予台資企業比照內資同等待遇。 我們很高興看到大陸方面已在去年 10 月宣布將積極致力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實現互利互惠, 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 創業、 就業、 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 以增進台灣同胞福祉。 大陸國台辦在今年 2 月所發布的 31 條惠台措施, 也進一步地提出了多項執行此一政策的具體辦法, 各相關省市也紛紛提出的相應的規定。 這些措施和辦法如能加以落實, 將提供有意前來大陸就業和創業的台灣青年一個可以放寬視野、 擴大歷練、 放眼全球、走向世界的新平台和新機會。

       事實上, 大陸方面十分重視兩岸青年就業及創業的議題。 大陸台辦迄今共授牌設立 41個「 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和 12 個「 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 並採取了許多積極措施, 為台灣青年到大陸實習就業、 創業創新提供平台、 優化環境, 並提供各項支持與便利。 然而, 大陸幅員廣大, 各地市場與生活環環不同, 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創業就業難免會面臨人生地不熟和缺乏門路的困境和挑戰。 兩岸企業家峰會決定辦理「 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研討會」, 就是要將大陸各省市的就業和創業資訊彙集在一起, 以便利台灣青年直接獲得權威性的市場訊息, 以利他們探索大陸的就業創業機會。

       這次研討會是峰會在去年七月在廣東東莞辦理研討會後, 第二次辦理以青年為主題的研討會, 說明峰會對兩岸青年創業與就業的重視, 而選擇台商聚集的昆山辦理這個研討會,以「 成功從這裡起步」 為主題, 更是具有特殊意義。 本次研討會沿續東莞研討會的相同模式, 採取青年就業和創業雙軌並行方式, 包括青年就業的「 機會媒合」 和「 學習交流」, 目的在幫助有意在大陸發展的台灣青年, 增進對大陸就業機會和廣大市場的了解, 把握機會、發揮所長, 從這裡起步走向成功, 實現夢想。希望台灣青年能善用峰會搭建的舞台, 充分把握大陸經濟高速發展的機遇, 為自己創造美好的人生。

       最後, 本人要再次感謝承辦單位與協辦單位對這次研討會的鼎力支持。 祝福研討會成功圓滿, 與會青年能夠以此做為起點, 邁向成功並實現人生的美好夢想。 謝謝各位!

       尊敬的貴州省委副書記諶貽琴省長尊敬的國台辦劉結一主任尊敬的黔西南州委劉文新書記貴州省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來自台灣和貴州的各位企業家朋友們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早上好

       本人今天很高興能應邀出席在貴州黔西南州興義市盛大舉行的第六屆貴州台灣經貿交流合作懇談會」。 首先我謹代表來自台灣的企業界朋友向貴州省人民政府和黔西南州各級領導表達誠摯的感謝之意這是本人第一次來到美麗的貴州訪問在過去兩天期間我密集地走訪了貴陽市和黔南州的平塘天眼天文望遠鏡深刻感受到貴州優美的生態環境和多彩的民族風格也見證了貴州積極發展大數據中心數據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等產業的雄心壯志

       今天懇談會的主題是綠色發展新時代產業合作促融合」, 內容涵蓋農業大健康文創旅遊等重要議題會議主題和議題的設定充分體現了貴州利用優勢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發展綠色健康和文旅產業的策略此一策略完全切合了十三五規劃綠色發展大健康產業的理念為貴州未來的發展指出了明確的方向本人對於貴 州政府的高瞻遠矚和宏偉擘劃要表達欽佩之意同時也要誠摯地祝福貴州未來能夠發展順利生機蓬勃

       「 兩岸企業家峰會台灣方面有多位成員參加此次懇談會其中包括 : 「 生技健康照護產業小組詹啟賢召集人和他所率領的台灣生技醫護企業家峰會林伯豐常務理事焦佑倫理事、「 文化創意產業小組原召集人陳立恆顧問等人另外也特別邀請台灣大學教授農委會原主任委員陳保基和台灣綠色食品暨生態農業發展基金會秘書長農委會原副主任委員陳文德等兩位農業政策及技術專家帶領幾位台灣農企業者前來參與此次盛會

       台灣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較早也建構了較為完整的產業群聚和技術優勢近年來並運用資通訊產業科技協助精緻農業健康醫療和文創旅遊等產業的發展也取得了不錯的初步成果貴州擁有豐富的生態農業環境也具備多元的旅遊文化資源兩岸的業者如能進行交流合作透過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必定可以攜手共同發展農業健康和文旅產業達成互利共贏的目標同時也可以樹立經濟發展」、「 環境保護民眾健康三者齊頭並進兼籌並顧的兩岸經濟合作和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 兩岸企業家峰會2013 年成立 5 年以來得以順利推動各項重要的兩岸產業合作工作同時也獲得大陸很多省市的重視並紛紛表達推動與台灣產業合作的意願我們也很歡迎貴州加強與兩岸企業家峰會的合作

       大陸於今年 2 月底出台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31 條惠台措施」, 給予大陸台商與內資同等之待遇同意提供台商參與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之機會並將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這些惠台措施回應了廣大台商的需求並可嘉惠眾多的台灣民眾對於兩岸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具有相當深遠的意義今年 4 月間本人出席博鰲論壇」, 與習近平總書記會晤時習總書記表示大陸方面將落實執行這些措施目前大陸方面已有福建上海及若干省市相繼出台了具體詳細的惠台措施我們也相信貴州方面能積極研提相關措施以利未來推動貴州與台灣更為緊密深度的經濟產業和文化合作

       本人建議雙方能以會議選定的農業大健康和文創旅遊等產業做為雙方推動合作的優先領域並期盼各位企業領袖和產業專家在今天接著各場次的專項對接會能提出寶貴的建言並進行交流對接為黔台雙方未來的產業合作釐訂具體的方向和策略

       最後本人預祝本次會議順利成功各位嘉賓事業發達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尊敬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曾培炎理事長 尊敬的國台辦劉結一主任 尊敬的河南省王國生省委書記陳潤兒省長 江丙坤副理事長 兩岸各相關產業公協會的理事長副理事長河南省及鄭州市各級領導以及來自兩岸的企業家先進們 大家早安大家好

        本人很高興率領來自台灣的產業界領袖前來鄭州出席此次2018 年兩岸智能裝備製造鄭州論壇」。 兩岸企業家峰會在過去兩三年以來陸續成功地推動了台積電公司前來大陸投資以及雙方石化業者共同投資福建古雷石煉化一體化計畫等重要合作項目為兩岸信息和能源產業的融合合作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本人要藉此再度感謝曾培炎理事長及盛華仁副理事長的卓越領導以及峰會各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推動才能達成如此豐碩的成果

        本人也要特別感謝河南人民政府對兩岸智能裝備產業合作的支持並投注大量的經費和人力規劃籌辦此次2018 年兩岸智能裝備製造鄭州論壇」。 今天的論壇在鄭州隆重召開標示著峰會在過去所獲得的良好成果基礎上又即將邁入兩岸在智能裝備製造這一個嶄新產業領域的合作本人期待藉由此次論壇的召開兩岸企業家峰會能夠為兩岸的智能裝備製造產業搭建一個嶄新的交流合作平台讓兩岸的智能裝備製造業者可以在更高 的層次上進行更寬廣更深度的合作未來雙方各領域的眾多製造業者也可以結合和運用這個新的平台共同研發技術研訂通用標準推展應用領域和構築產業生態圈致力加速達成產業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重要目標進而促成兩岸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2015 年發布的中國製造 2025行動綱領揭示未來 10 年內中國大陸將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的宏大目標這項行動綱領重點推動的 10 大重點領域包括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材等李克強總理在 2017 5 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強調 :「 要深入實施中國製造 2025》, 必須把發展智能製造作為主攻方向互聯網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緊密結合打造勇於改革創新成果不斷 湧現具有引領作用的示範方陣」, 促進整個製造業向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型升級加快建設製造強國」。 去年 10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也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政策必將極大的推動中國的機械裝備智慧製造的快速轉型發展可以預見未來十幾年將是中國製造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兩岸企業攜手發展的重要機遇期

        此外大陸國台辦今年 2 28 日發布的 31 項惠台措施中同意給予台資企業參與中國製造 2025適用與大陸企業同等政策支持台資企業來大陸投資設立高端製造智能製造綠色製造並給予相應的稅收優惠投資支持等更為兩岸智能裝備產業未來的攜手合作和融合發展增添了更為實質的助力因此今天這個論壇的召開可以說完全符合大陸當前的重要政策無論對大陸本身或對兩岸產業合作而言都具有重大意義

        今天的論壇之所以選在河南舉行主要是兩個台灣重量級的智能裝備企業也就是友嘉集團及鴻海富士康集團都選擇在鄭州落戶進而帶動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鏈全球前 3 大工具機生產廠商友嘉已經和鄭州當地大專院校合作成立友嘉機電學院培育高端數控工具機技術人才有助於河南在設置兩岸機械裝備智能製造基地另一方面鴻海集團也已經建成了智慧工廠鴻海在鄭州自行研發製造的機器人Foxbot」, 目前已可包辦七成的機械類製程自製生產蘋果手機同時也協助培育了鄭州發展智能製造的能量

        過去一二年來兩岸企業家峰會十分關注兩岸智能裝備製造產業合作的新議題去年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在南京召開時盛華仁副理事長特別強調機械裝備智慧製造是兩岸重大的合作議題」,「 可以體現兩岸產業優勢互補創新發展和融合發展」。 能源石化裝備產業合作推進小組大陸方面召集人傅成玉在作把握產業發展趨勢開創兩岸機械智慧製造合作新天地的主題演講時曾就兩岸機械裝備智慧製造深化合作提出四點建議包括選擇一個地區做兩岸機械裝備智能製造基地吸引兩岸優秀企業進駐裡面有標準平台研發中心也建議地方政府與企業合作設立產業發展基金股權投資等推動園區內企業可在 A股上市在另一方面台灣的華聚產業標準推動基金會也正在推動建立兩岸智能製造及資通產業的共通標準這些工作將可望為兩岸智能裝備製造合作建立更為厚實的基礎河南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優秀的人才具有綿密的交通網絡又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節點 台灣企業在河南投資發展除可充分利用河南巨大的成長商機之外並可協助促成大陸各類產業的轉型升級鄭州具備的優異環境和條件應可建設成為兩岸重要的機械裝備和智能製造基地並吸引兩岸優秀的企業和人才進駐今天兩岸智能裝備製造鄭州論壇的召開是兩岸智能裝備製造合作的新契機將可望帶動兩岸智能裝備製造的互利雙贏發展

        最後本人謹祝願本次論壇圓滿成功各位嘉賓事業發達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