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詞稿

       本人非常榮幸能和所有貴賓一起出席 ” 昆山慧聚廣埸 ”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揭牌儀式。除了恭喜台商, 也感謝大陸各級政府, 讓台商在想家的時候在企業或個人事業順暢或有不如意時, 能有個心靈寄託的埸所, 讓台商在這裡能找到家的感覺。

      在台灣拜媽祖及土地公是百姓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份, 媽祖及土地公都起源於大陸,發揚在台灣的重要 ” 民間信俗 “, ( 大陸歸在民間信俗, 比較沒宗教壓力 ), 也是連結兩岸重要的精神及文化紐帶。 所以也希望這個兩岸的交流基地未來能在兩岸間推動更多的文化交流。

       昆山在台灣知名度很高, 是出了名的小臺北, 希望各級政府能夠再接再厲, 藉由昆山深化兩岸合作試驗區對台灣的先行先試政策, 一起打造成兩岸共同市埸的試驗區。 最後祝福所有貴賓健康平安、 萬事如意, 台商賺大錢。

活動紀實

       2019 年 3 月 23 日昆山台商與兩岸嘉賓同胞一起出席見證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儀式, 蕭榮譽董事長以兩岸企業家峰會台灣方理事長身份專程出席參加這次活動, 當天抵達會場即受到昆山台商、 臺胞的夾道歡迎, 蕭榮譽董事長一下車就前往天后宮參拜媽祖, 沿途台灣義工們熱情的喊出「 副總統好」 的問候聲此起彼落, 不絕於耳, 蕭榮譽董事長用招牌的微笑向大家回應打招呼, 許多大陸的義工對他的親和力更是印象深刻。

       蕭榮譽董事長致詞時表示, 昆山作為大陸台商投資最活躍、 台資企業最密集、 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頻繁的地區之一, 廣大台商臺胞在昆山有了一個心靈寄託的場所「 慧聚天后宮」, 可以拜拜媽祖、 土地公, 因此有了家的感覺, 這是兩岸同胞共建「 精神家園」 的最好示範。 中華傳統民俗在海峽兩岸關係中發揮著獨特的文化優勢, 成為兩岸交流的橋梁紐帶,希望「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未來能夠在兩岸之間推動更多的文化交流, 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儀式結束後隨即前往兩岸文化交流中心參觀, 由兩岸百位書畫家的現場揮毫、 素人藝術家油畫展、 國學講座、 打坐靈修班、 插花班、寫意國畫班、 親子教室趣味 DIY、 媽祖聖蹟青花瓷版畫展等展覽與課程。

       昆山台商協會榮譽會長孫德聰表示, 10萬台商臺胞紮根昆山、 安居樂業, 昆山已成為廣大台商臺胞的「 第二故鄉」, 慧聚廣場每年舉辦豐富多樣的兩岸文化交流活動, 已成為昆台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 這次的授牌儀式國民黨主席吳敦義, 前主席吳伯雄、 洪秀柱、 朱立倫, 前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以及中華媽祖交流協會會長張克輝等, 也紛紛發來賀電, 慧聚廣場被國台辦授予「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成為蘇州市首家「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老蕭論經濟

       尊敬的郭金龍理事長、 張平副理事長, 福建省和廈門市的各級領導、 各位貴賓、 來自兩岸的各位企業家好朋友, 大家早上好!

前言

       「 2018 年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 今天在碧海藍天、 風光明媚的廈門隆重開幕, 很榮幸能和郭金龍理事長、 張平副理事長及江丙坤副理事長, 與來自兩岸各地各位企業界領袖一起出席今年的盛會。 首先要代表台灣峰會, 竭誠歡迎各位企業先進和貴賓的踴躍參與, 為年會增添蓬勃的動能和活絡的氣氛。 也要特別感謝大陸峰會、 福建省和廈門市的各級領導, 在很短的時間內, 加快工作步調, 全力提供支持,使今年的年會得以順利地召開。 福建與台灣一衣帶水、 隔海相望、 五緣相通、 民情相近, 我們感到特別的親切和溫暖!

       今年的會議是大陸峰會理事會換屆郭金龍理事長上任後首度召開的年會, 具有「 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 的特殊意義。 今年峰會參加人數高達一千四百多位, 創歷年新高, 彰顯兩岸峰會成立以來一直秉持著相互理解、彼此配合, 採取權宜務實的原則, 取得兩岸企業家的肯定與信任。

       去 (2017) 年 10 月「 十九大」 召開後, 兩岸關係發展已進入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我們很欣慰, 大陸方面回應「 兩岸企業家峰會」 台灣方面的訴求, 在今年 2 月底頒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也就是「 惠台31 項措施」), 在很多層面給予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 並為隨同企業投資前往大陸的台商幹部及其親屬子女提供生活、 就業及就學的各項便利, 這些措施的陸續落實推動,為兩岸企業合作創造更好的環境, 帶來更多的機會。 這次峰會以「 融合新舉措 共享新商機」 為主題, 是彰顯兩岸企業合作新階段的開始, 也期許通過與會者的集思廣益, 充分交流, 讓「 兩岸企業家峰會」 能夠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為兩岸產業融合發展及共享商機, 作出更多、 更有力的貢獻。

兩岸企業家峰會的傳承和重要貢獻

       「 兩岸企業家峰會」 從 2013 年成立迄今, 我們始終秉持成立的初衷, 以推動兩岸企業合作為目標, 並通過民間交流和對話, 為兩岸經濟共同的利益尋求空間和機會。 經過五年多來的努力, 在堅持「 兩岸一家、 和平共榮」; 堅持「 經濟合作、 共享機遇」; 堅持「 創新融合、 共創未來」 等大方向下, 我們體現了互利共榮的「 兩岸企業共同體」 意識, 凝聚了擷長補短、 共創兩岸產業未來的願景目標, 為「 兩岸企業家峰會」 樹立了優良的傳承。在具體行動上, 過去五年多來, 面對全球經濟的起伏波動, 以及兩岸關係的若干轉折變化, 我們在推動兩岸企業合作上扮演了積極、中流砥柱的角色, 讓兩岸產業的融合發展能夠持續向前推進, 也為兩岸經貿關係發展開啟新的方向, 帶來新的機遇。

       過去五年來, 峰會推動產業合作, 獲得了若干具體的成果。 台積電在南京設立的十二吋晶圓廠已在 10 月底正式開幕量產, 兩岸石化業者合資在古雷設立的煉化一體化項目進展也很順利 ; 其餘的金融、 中小企業、 生技與健康照護和文化創意等領域, 也都獲得了很多具體的成果。

       去年 11 月紫金山峰會《共同倡議》 建議給予台商內資同等待遇、 協助台商參與一帶一路商機, 以及促進兩岸企業合作發展高端裝備製造、 精密機械、 人工智慧等科技創新領域和建立低碳經濟、 現代服務業、 健康照護等領域的合作平台。 峰會為順應兩岸產業的發展趨勢和回應雙方業者的合作需求, 在今年 5 月決議將原有的七小組改組為八個小組, 以強化兩岸產業在一帶一路、 31 條惠台措施、 資訊通信、智能製造、 現代服務業及文創產業、 農業、 金融、 能源及環保節能、 生物科技及健康照護、中小企業及青年創業等重要議題上的合作。 這些議題, 特別是其中的新增議題, 準確回應了兩岸產業界擴大合作領域的共同期待, 也完全切合大陸近年來產業發展的政策方向。

       我們也期許「 兩岸企業家峰會」 可以更深入民間社會, 成為更多元、 能夠協助及打造讓更多企業及人民利益共享合作模式的交流及對話平台。 近幾年我們特別重視中小企業、 青年就業及創業、 現代農業等知識及經驗的交流合作, 都是在擴大兩岸企業合作的參與層面, 希望讓更多人民能夠有感。

新情勢下兩岸企業合作的機會和挑戰

       過去幾年, 受到全球經濟劇烈變化的影響, 台灣和大陸經濟也遭遇嚴峻的挑戰, 並各自努力進行結構性的調整。 去 (2017) 年 10 月大陸方面召開十九大, 確立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目標, 以及邁向可持續發展的 30年建設藍圖, 同時也確立了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方向, 這等宏觀、 前瞻的政策目標及方向, 為兩岸經濟發展與兩岸企業合作, 創造更大的空間與合作的商機, 這是不可錯失歷史性的機遇, 雙方都要珍惜及把握。

       但另一方面, 兩岸經濟及企業合作也遭遇到很多新的挑戰。 尤其, 今年以來, 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高, 不僅對大陸經濟帶來新的風險和考驗, 同時對台商多年來在兩岸所建立「 台灣接單、 大陸生產」 的代工出口模式, 造成嚴重的威脅 ; 部分在大陸投資經營的台商已受到衝擊影響, 還有更多的台商因為各種不確定性, 對未來前景覺得憂心。

       還有, 兩岸經濟結構性調整, 也改變過去以互補為主的垂直分工模式, 在很多產業領域, 大陸供應鏈崛起對部分台商造成強大的競爭壓力, 也影響到兩岸企業合作意願及共同的目標。

       面對新的情勢和新的挑戰, 兩岸必須跳脫傳統、 僵化的思維, 強化「 兩岸企業共同體」意識, 從融合發展觀點, 在經濟創新、 產業轉型升級及企業互利共生上, 找出共同努力的方向、 目標和領域, 結合彼此力量尋求突破, 並協調、 化解雙方衝突的利益, 形塑升級版的兩岸合作新模式。 這也是「 兩岸企業家峰會」 可以扮演的角色及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

推動兩岸企業合作五大方向

為掌握兩岸融合發展的新機遇, 並因應全球及兩岸經濟新情勢的挑戰, 萬長主張, 未來應朝五大方向推動兩岸企業合作 :

第一,建立協助大陸台商的有效機制。
       因為近年大陸投資環境的急遽改變, 大陸供應鏈崛起帶來競爭壓力, 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衝擊影響逐步擴大, 很多在大陸投資設廠的台商正面臨各式各樣的困難和問題, 如果不協助其解決問題, 降低不確定性, 兩岸企業合作也將淪為空談。 是以, 大陸當局應盡速建立協助大陸台商的機制, 在資金、 土地取得、 市場機會分享、 環保、 稅務等方面, 提供有效的協助, 使其可以渡過難關, 也為兩岸企業合作營造永續環境及有利氛圍。

第二,建立升級版的兩岸企業合作模式。
       為因應兩岸產業競合新情勢及中美貿易摩擦長期化趨勢, 兩岸企業合作須全面轉型升級, 一方面, 從重視成本、 規模、 效率等「 量的合作」, 轉變至重視研發、 創新、 品牌、 行銷等「 質的合作」, 結合兩岸優勢, 建立共同品牌、 共同標準, 共同研發創新, 提升兩岸企業整體競爭力, 共同拓銷區域及全球市場。
       另一方面, 應擴大優勢互補, 依據十九大建設藍圖, 在產業創新、 供給側改革、 數位經濟、 自由貿易試驗區及「 一帶一路」 等計畫上, 結合台商和陸企力量, 推動旗艦合作計畫, 催化兩岸企業合作的全面升級。

第三,促進民營企業及中小企業合作。
       為因應中美貿易摩擦的長期影響, 並消除國際上對大陸補貼國有企業的質疑, 未來大陸必須全力促進民營企業及中小企業發展, 深化市場經濟制度。 台灣在國有企業民營化及中小企業發展方面有相當成功的經驗, 未來可擴大雙方交流與合作, 充分交換經驗, 共同參與並促進大陸經濟結構的轉型。

第四,擴大服務業發展及創新合作。
       發展服務業攸關內需擴大及人民生活品質提升, 也是大陸因應貿易摩擦、 降低對出口依賴的的核心關鍵。 台灣在服務業發展方面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及創新潛力, 因此, 未來應全面深化兩岸服務業合作, 共同投入大陸服務市場發展及技術創新, 以加速大陸經濟結構的調整, 並促進兩岸企業的融合發展。

第五、推動一帶一路共拓海外市場合作空間。
       「 一帶一路」 沿線地區的基礎設施和產業園區新商機, 除由大陸國企擔任領頭羊角色之外, 亦應鼓勵兩岸中小企業共同參與, 並有系統地提供即時的商機資訊 ; 建議保留一定比例的「 一帶一路」 商機給台商, 確保其參與合作的機會, 提高其支持合作的意願。


結語

       各位先進、 各位貴賓, 面對全球及兩岸經濟的變局, 兩岸企業合作也將推進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作為民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兩岸企業家峰會」 責無旁貸。 本人將和郭金龍理事長攜手合作, 加強凝聚「 兩岸企業共同體」意識, 結合兩岸企業界的資源和優勢, 共同打造升級版的兩岸企業合作模式, 推進兩岸產業的同步轉型升級, 為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及未來願景, 作出積極的貢獻。
       最後, 要再次感謝各位企業先進、 各位顧問專家和各位貴賓的熱心參與和支持, 也要預祝「 兩岸企業家峰會」 圓滿成功, 祝福各位事業昌隆、 身體健康、 萬事如意。

       尊敬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郭金龍理事長、 張平副理事長、 尊敬的江蘇省吳政隆省長、 尊敬的昆山市杜小剛書記、 各位領導、 各位企業界先進、 各位青年朋友、 各位女士、 各位先生 : 大家早安、 大家好!

       兩岸企業家峰會這一次選擇在台商聚集的江蘇昆山舉辦「 2018 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研討會」, 獲得江蘇省政府、 昆山市政府、 大陸峰會和各有關方面的全力支持和協助, 同時也獲得許多來自兩岸各地的台灣青年朋友的熱情參與。 本人要代表台灣方面, 向促成此次研討會的各有關部門表達最誠摯的感謝, 同時也要向所有參加研討會的青年朋友們表達熱烈的歡迎之意。

       近二十年來「 全球化」 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潮流和趨勢。 由於科技進步一日千里, 再加上各國紛紛採取自由化措施, 使得原先阻礙國際貨物、 人員、 資金、 資訊流通的各種藩籬和限制已經逐漸消失。 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結果, 使得全球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 貿易內涵更加豐富、 網路聯結更為緊密, 一方面提升了全球民眾的生活福祉, 但另一方面也給產業界帶來的更大的挑戰和機會。 各位青年朋友面對此一新的發展趨勢, 相信必然會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識技能, 以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

       台灣從 1960 年代開始推動勞力密集產業, 經過20多年來的發展,到 1980 年代時已成為全球主要代工生產的基地。 嗣後在1990 年代, 台灣產業結構開始轉型, 市場更加開放, 資訊產業、 電信與金融等服務業逐漸成為台灣新興的產業支柱。 在此一發展歷程之中, 世界經濟體系的全球化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外在環境, 而台灣青年企業家放眼全世界、 學習先進產業科技、 勇敢開拓國際市場的努力拚搏, 也是其中相當重要的關鍵所在。 本人深信, 新世代的台灣青年, 面對目前充滿機會的全球經濟環境, 必定能夠承續前輩放眼世界的精神, 善用科技時代的新知識和新技能,為社會的經濟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也為自己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今天研討會的舉行, 最主要目的就是要提供台灣的青年朋友們一個開闊視野、 提升自我的交流平台。

       大陸近年來不斷深化改革、 擴大開放, 經濟發展快速, 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和全球最重要的消費市場之一。 大陸目前推動「 十三五規劃」 和「 一帶一路」 等一系列戰略, 採取各種政策措施, 推動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 可望創造更多就業創業的領域和空間,也為台灣青年到大陸就業創業和發展事業, 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更多的選擇機會。 希望有實力、 有意願的台灣青年, 能夠走出台灣、 放眼兩岸, 多到大陸和世界各地走走, 發揮自己的長才, 一展自己的抱負。

       兩岸企業家峰會做為一個兩岸民間企業的交流平台, 過去二、 三年來一直呼籲大陸方面應給予台資企業比照內資同等待遇。 我們很高興看到大陸方面已在去年 10 月宣布將積極致力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實現互利互惠, 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 創業、 就業、 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 以增進台灣同胞福祉。 大陸國台辦在今年 2 月所發布的 31 條惠台措施, 也進一步地提出了多項執行此一政策的具體辦法, 各相關省市也紛紛提出的相應的規定。 這些措施和辦法如能加以落實, 將提供有意前來大陸就業和創業的台灣青年一個可以放寬視野、 擴大歷練、 放眼全球、走向世界的新平台和新機會。

       事實上, 大陸方面十分重視兩岸青年就業及創業的議題。 大陸台辦迄今共授牌設立 41個「 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和 12 個「 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 並採取了許多積極措施, 為台灣青年到大陸實習就業、 創業創新提供平台、 優化環境, 並提供各項支持與便利。 然而, 大陸幅員廣大, 各地市場與生活環環不同, 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創業就業難免會面臨人生地不熟和缺乏門路的困境和挑戰。 兩岸企業家峰會決定辦理「 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研討會」, 就是要將大陸各省市的就業和創業資訊彙集在一起, 以便利台灣青年直接獲得權威性的市場訊息, 以利他們探索大陸的就業創業機會。

       這次研討會是峰會在去年七月在廣東東莞辦理研討會後, 第二次辦理以青年為主題的研討會, 說明峰會對兩岸青年創業與就業的重視, 而選擇台商聚集的昆山辦理這個研討會,以「 成功從這裡起步」 為主題, 更是具有特殊意義。 本次研討會沿續東莞研討會的相同模式, 採取青年就業和創業雙軌並行方式, 包括青年就業的「 機會媒合」 和「 學習交流」, 目的在幫助有意在大陸發展的台灣青年, 增進對大陸就業機會和廣大市場的了解, 把握機會、發揮所長, 從這裡起步走向成功, 實現夢想。希望台灣青年能善用峰會搭建的舞台, 充分把握大陸經濟高速發展的機遇, 為自己創造美好的人生。

       最後, 本人要再次感謝承辦單位與協辦單位對這次研討會的鼎力支持。 祝福研討會成功圓滿, 與會青年能夠以此做為起點, 邁向成功並實現人生的美好夢想。 謝謝各位!

       尊敬的貴州省委副書記諶貽琴省長尊敬的國台辦劉結一主任尊敬的黔西南州委劉文新書記貴州省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來自台灣和貴州的各位企業家朋友們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早上好

       本人今天很高興能應邀出席在貴州黔西南州興義市盛大舉行的第六屆貴州台灣經貿交流合作懇談會」。 首先我謹代表來自台灣的企業界朋友向貴州省人民政府和黔西南州各級領導表達誠摯的感謝之意這是本人第一次來到美麗的貴州訪問在過去兩天期間我密集地走訪了貴陽市和黔南州的平塘天眼天文望遠鏡深刻感受到貴州優美的生態環境和多彩的民族風格也見證了貴州積極發展大數據中心數據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等產業的雄心壯志

       今天懇談會的主題是綠色發展新時代產業合作促融合」, 內容涵蓋農業大健康文創旅遊等重要議題會議主題和議題的設定充分體現了貴州利用優勢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發展綠色健康和文旅產業的策略此一策略完全切合了十三五規劃綠色發展大健康產業的理念為貴州未來的發展指出了明確的方向本人對於貴 州政府的高瞻遠矚和宏偉擘劃要表達欽佩之意同時也要誠摯地祝福貴州未來能夠發展順利生機蓬勃

       「 兩岸企業家峰會台灣方面有多位成員參加此次懇談會其中包括 : 「 生技健康照護產業小組詹啟賢召集人和他所率領的台灣生技醫護企業家峰會林伯豐常務理事焦佑倫理事、「 文化創意產業小組原召集人陳立恆顧問等人另外也特別邀請台灣大學教授農委會原主任委員陳保基和台灣綠色食品暨生態農業發展基金會秘書長農委會原副主任委員陳文德等兩位農業政策及技術專家帶領幾位台灣農企業者前來參與此次盛會

       台灣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較早也建構了較為完整的產業群聚和技術優勢近年來並運用資通訊產業科技協助精緻農業健康醫療和文創旅遊等產業的發展也取得了不錯的初步成果貴州擁有豐富的生態農業環境也具備多元的旅遊文化資源兩岸的業者如能進行交流合作透過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必定可以攜手共同發展農業健康和文旅產業達成互利共贏的目標同時也可以樹立經濟發展」、「 環境保護民眾健康三者齊頭並進兼籌並顧的兩岸經濟合作和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 兩岸企業家峰會2013 年成立 5 年以來得以順利推動各項重要的兩岸產業合作工作同時也獲得大陸很多省市的重視並紛紛表達推動與台灣產業合作的意願我們也很歡迎貴州加強與兩岸企業家峰會的合作

       大陸於今年 2 月底出台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31 條惠台措施」, 給予大陸台商與內資同等之待遇同意提供台商參與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之機會並將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這些惠台措施回應了廣大台商的需求並可嘉惠眾多的台灣民眾對於兩岸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具有相當深遠的意義今年 4 月間本人出席博鰲論壇」, 與習近平總書記會晤時習總書記表示大陸方面將落實執行這些措施目前大陸方面已有福建上海及若干省市相繼出台了具體詳細的惠台措施我們也相信貴州方面能積極研提相關措施以利未來推動貴州與台灣更為緊密深度的經濟產業和文化合作

       本人建議雙方能以會議選定的農業大健康和文創旅遊等產業做為雙方推動合作的優先領域並期盼各位企業領袖和產業專家在今天接著各場次的專項對接會能提出寶貴的建言並進行交流對接為黔台雙方未來的產業合作釐訂具體的方向和策略

       最後本人預祝本次會議順利成功各位嘉賓事業發達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尊敬的許達哲省長尊敬的國台辦劉結一副主任尊敬的黃蘭香常委尊敬的長沙市委胡衡華書記來自兩岸的各位企業家先進各位嘉賓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早上好

         本人很榮幸應邀出席今天在湖南長沙盛大舉行的第十三屆湘台經貿交流合作會第二屆海峽兩岸 ( 長沙 ) 電子信息博覽會的開幕式本人首先要代表來自台灣的企業界領袖感謝國台辦和湖南省政府的熱誠邀請 同時也要對主辦單位為這一次的會議和展覽所作的周詳規劃和妥善安排表達由衷的感謝之意

         「 湘台會迄今已成功地舉辦了十二屆今年進入第十三屆,「 電博會則是第二次在長沙舉辦這兩項展會已成為湘台以及兩岸經 貿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今年的湘台會電博會在舉辦時程上適逢中共十九大成功召開之後同時也是繼1167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在南京隆重召開之後兩岸產業交流合作又一次重要的盛會引起台灣企業界的普遍重視吸引超過 200 位台灣企業領袖和代表出席顯示台灣工商界對於加強湘台間的經貿交流合作具有的強烈的意願和高度的期待

         本人要向各位報告今年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在閉幕式中宣布的共同倡議明確地指出 :「 本屆峰會恰逢中共十九大確定了新時代大陸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並制定了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政方針這必將有力引領大陸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也為進一步擴大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帶來巨大機遇。……兩岸企業界應共同面對嶄新的全球產業和市場競爭態勢善用雙方優勢的互補性和契合性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共同開發新的商業合作模式致力發展新的產業領域拓展新市場共同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繼續擴大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

         峰會共同倡議亦呼籲兩岸企業應緊緊抓住大陸實施十三五規劃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企機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重大機遇積極探討台灣企業參與的路徑和方式開拓兩岸合作的新市場在大陸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形勢下不斷培育新產業新業態 在高端裝備製造精密機械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領域以及低碳經濟現代服務業養老健康照護等領域建立新的合作平台。」。 峰會共同倡議的內容準確地反映和掌握了十九大報告有關加強兩岸經濟產業融合發展的精神和具體方向可以做為未來大陸各省市區推動兩岸經濟合作的重要參考準據

         湖南位於華中的心臟地帶經過近幾年來的快速發展湖南已成為京廣」、「 滬昆渝廈等三條重要高鐵幹線匯聚的交通樞紐也具有鏈結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兩大重要經濟軸線的優越戰略地位大幅提升了其吸引投資的能力湖南省的重要產業包括機械 ( 產值約占大陸三成 )汽車和零部件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優勢相當明顯台商自 1980 年代末期開始前來湖南投資主要領域包括信息產業機械製造農業房地產等對湖南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今後隨著高端電子資通智能製造精密機械等新產業和新商機的陸續開發台商必將自其中獲得更大的利益

         湖南省自古以來人文薈萃文化底蘊豐厚而且具備相當多元而又深厚的發展潛力因此本人認為湖南除致力發展其已有相當基礎的電子信息產業之外也可以構思如何善用湖南本身所具備的各項人文優勢和地理條件積極呼應十九大報告中所提出的各項產業發展重點加速擴展和提升其產業競爭力

         本人建議為了因應新時代和新形勢」, 兩岸企業家應採取新思路」, 共同研討未來擴大和深化雙方合作的新商機」。 本人認為雙方可以在健康養老照護農業和食品文化創意青年就業創業等多方面展開新的合作例如旺旺集團已經在湖南建立了完整的食品產業供應鏈也積極投入健康醫療服務產業就是一個拓展新時代新商機的最佳典範又如湖南衛視製作的電視節目質量和受歡迎程度在大陸名列前茅它的成功不僅是憑藉著湖南深厚的人文底蘊同時也充分發揮了優異的創新創意能力 台灣文創產業如何學習其成功的經驗和尋求合作的機會也是今後可以思考的課題

         「 兩岸企業家峰會做為兩岸企業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十分樂意與湖南各級領導共同思考探索新的合作領域讓兩岸的企業家可以透過峰會的平台進行策略聯盟和尋求合作夥伴掌握嶄新的商機並進一步將成功的經驗擴大到其他的省份

         湖南的區位和產業優勢十分突出在大陸經濟發展迅速向西向南推展的過程當中湖南是台灣產業發展華中市場以及進軍大陸西部和一帶一路市場的優良合作夥伴相信透過雙方的優勢互補將可創造出很多具體的產業合作項目發掘出很多新的產業合作模式達成雙方產業融合和互利雙贏的目標本人期待透過此次湘台會和電博會的舉行雙方的產業可以在現有的良好基礎上更加持續地擴大和深化合作以共同掌握新時代的發展機會滿足新時代的市場需求

         最後本人要再度感謝湖南省和長沙市籌辦此次湘台會和電博會的全力投入和妥善安排也要預祝此次的盛會圓滿成功各位與會領導和企業先進身體健康事業成功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尊敬的曾培炎理事長盛華仁副理事長尊敬的張志軍主任鄭柵潔副主任尊敬的江蘇省婁勤儉省委書記省委副書記吳政隆省長南京市繆瑞林市長尊敬的陳德銘會長陳雲林顧問各位來自兩岸的企業家先進各位貴賓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早上好

前言

        今天 2017 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在南京隆重召開萬長很榮幸能夠和曾培炎理事長以及來自兩岸企業界的菁英和專家顧問們在南京市再次聚首共同出席今年的盛會萬長要特別感謝 ( 新任陸方領導 )撥冗出席今天的會議帶給大家很大的鼓舞以及對未來兩岸企業合作的新期待同時萬長也要感謝在座各位領導各位企業界先進和各位貴賓的熱心參與和支持也要由衷地感謝在地的江蘇省南京市各級領導多年來對峰會一直不變的支持和各種的協助

        今年 10 月中旬十九大成功召開中國大陸可説已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也為兩岸經貿發展及企業合作帶來新的機會本次峰會以兩岸產業融合發展 新形勢 新商機 新思路為主題即是為了彰顯此一新的里程碑我們也期許這是兩岸企業家峰會另一個新階段的開始通過大家的集體智慧和共同努力相信這兩天的會議一定能夠為兩岸企業
合作注入新的思維與活力
為兩岸產業融合發展創造新的機遇與新的動能

兩岸企業家峰會四年來的成果

        兩岸企業家峰會是在 2013 年七月成立四年來全球及大陸經濟雖歷經起伏波動兩岸關係亦出現若干轉折變化兩岸企業家峰會始終堅持九二共識為兩岸企業合作的重要基礎為兩岸經濟共同的利益尋求空間和機會在推動兩岸企業合作及擴大民間交流和對話上取得了很多的成果累積了可觀的績效也獲得了兩岸企業界的普遍肯定

        過去四年來峰會下的七個推動小組包括宏觀經濟資訊家電能源石化裝備中小企業金融生物科技與健康照護文化創意等都積極地推動各項交流及合作成果相當豐碩例如 台積電在南京江北新區設立十二吋晶圓製造廠及研發中心兩岸石化業者合資在福建古雷半島設立煉化一體化專區雙方並已開始就一帶一路商機和大陸台資企業享有內資同等待遇等進行討論等即為其中幾個比較重要的成果

        在另一方面,「 兩岸企業家峰會的觸角也愈來愈廣我們的企業訪問團足跡從南京上海北京福建……等省市到中西部的四川省受到各地的歡迎和重視我們也協助中小企業辦理產品銷售展覧等活動今年 7月我們更在東莞辦理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研討會」。 這些努力和創舉讓峰會平台可以更多元化更深入民間社會打造更多讓人民有感及利益共享的兩岸合作模式我們將再接再厲為兩岸企業更多元更廣泛的合作開拓更大的空間


新情勢、新商機、新思路

        過去五年是全世界及海峽兩岸經濟變化最劇烈的時候美國歐洲日本及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結構性調整改變全球經濟版圖及競爭形勢 海峽兩岸經濟也遭遇困難與挑戰大陸經濟正面臨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階段 台灣經濟也處於長期競爭力衰退的困境這些變數影響兩岸企業合作的信心

        另一方面大陸推動全面深化改革調整經濟結構設置自由貿易試驗區啟動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政策為大陸經濟發展帶來很大改變注入新的活水也為 兩岸企業帶來新的合作商機

        上個月十九大召開確立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目標未來大陸經濟發展將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立以創新發展改革開放為指向的優質成長模式這是大陸經濟邁向可持續發展的 30 年建設藍圖對穩定大陸經濟未來形勢創造企業合作商機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力

        面對新情勢及新商機兩岸經濟發展與企業合作有更大的空間與更多的機會但也帶來更多的挑戰和考驗我們必須超越傳統的模式和制度框架以新思路來規劃推進兩岸合作促進兩岸產業的融合發展為可長可久的兩岸經貿關係創造新的方向和願景

堅持三大原則,推進兩岸合作與產業融合

        面對新的全球和兩岸情勢因應新的機遇和挑戰萬長主張我們須堅持以下三大原則持續推進兩岸合作及產業融合發展

第一,堅持兩岸一家,和平共榮。

        兩岸經貿發展及雙方經濟的互利共榮在維護兩岸和平發展的大局上發揮了積極和關鍵的作用兩岸合則兩利分則兩害」, 推動兩岸企業合作及產業融合應堅定兩岸一家的合作共識不應受短期政治因素影響也不應隨經濟大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初衷在堅定不移地繼續推進兩岸經濟合作的同時雙方也要本於同理心照顧彼此關切事項並建立有效機制處理分歧問題解決糾紛案件以落實互利雙贏和平共榮的兩岸經貿發展總體目標

第二,堅持經濟合作,共享機遇。

        兩岸經濟唇齒相依面對當前兩岸各自遭遇的經濟發展困境雙方唯有在市場資源資金人才及技術方面互通有無攜手合作才能突破瓶頸打開新的局面因此雙方應堅持兩岸經濟及企業合作共同承擔經濟風險共同分享發展機會並共同參與區域合作以提升兩岸共同競爭力引導並促進兩岸產業融合及同步轉型升級

第三,堅持創新融合,共創未來。

        面對全球經濟劇烈調整及供應鏈的改變兩岸產業的互補及競合關係也在快速改變因此兩岸合作必須不斷引進創新元素及融合觀念打造真正互利雙贏的新合作模式共同創造兩岸產業發展的新願景

兩岸產業融合的具體方向及作為

        兩岸企業家峰會扮演兩岸橋樑及合作平台的角色及功能萬長對進一歩推動兩岸產業融合發展有以下三大期許

第一,建立「兩岸企業共同體」意識。

        兩岸產業的融合應該基於兩岸一家親的思維不要區分台商或陸商雙方須因應全球經濟及產業發展新情勢建立兩岸企業共同體意識共同面對挑戰共享機遇提升兩岸產業共同競爭力大陸方面也要積極協助在大陸經營的台商轉型升級 在政策上不再區分台資或內資讓台資企業的待遇能比照內資企業以體現兩岸企業共同體的合作意識

        我們很高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對兩岸關係的提示將提供台灣民眾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上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 遇我們也期待此一政策能儘快落實執行

第二,策劃兩岸產業合作行動方案。

        兩岸產業發展雖有不同的歷程和模式但各具可以互補的特色和優勢因此我們要從提升產業共同競爭力的思維尋找兩岸產業互補性最強的領域策劃兩岸產業合作行動方案在現階段可以從大陸十三五規劃」、供給側改革、「 一帶一路計畫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切入結合台商和陸商的力量推動具指標性的旗艦合作計畫取得階段性成果進而發揮示範效果帶動兩岸企業合作及產業融合發展

第三,創新合作機制,建構多元平台。

        兩岸產業融合發展須不斷創新合作機制建立共贏模式例如在資源運用及市場開發上台商以大陸為工廠的代工出口模式應儘速轉型升級兩岸應尋求以雙方技術合作或創新為基礎共同開發大陸及全球市場的新合作模式 此不僅有助結合雙方企業優勢提升產業全球競爭力同時也可化解兩岸產業規模差距及市場競爭大於互補等憂慮

        另一方面兩岸產業融合也需要建構更多的合作平台及機會讓中小企業和年輕一代也能夠充分參與並分享交流及合作的果實俾促使兩岸產業融合能更為深化普及

        我要特別強調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的骨幹和社會的中堅是支援大型企業共同製造優質產品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未來兩岸合作也需要更多中小企業及微型新創事業的參與和積極配合才能成功地建構完整有競爭力的企業網絡因應全球市場的挑戰

結語

        各位先進各位貴賓今年 11 月適逢兩岸交流三十週年三十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累積了許許多多兩岸人民的努力和付出才能獲致今天這樣可觀的成果尤其是日益緊密的兩岸經貿關係牢牢地連結兩岸社會和經濟的脈動也是增進兩岸人民情感穩固兩岸整體關係不可替代的磐石我們應該珍惜三十年來得來不易的成果再接再厲在體現兩岸一家親的思維下同心協力為兩岸經濟發展的同步提升及互利共贏創造歷史的機遇樹立大中華經濟的新里程碑

        「 兩岸企業家峰會成立四年來為追求兩岸企業合作及產業融合發展結合各方力量作出很多的努力和成果奠定了深厚基礎在十九大後中國大陸邁向新時代的開始,「 兩岸企業家峰會作為長效性常態性的民間交流平台將更積極扮演整合民間意見及企業力量的角色以新的思路致力建構新時代兩岸企業合作的新機制新模式促進兩岸產業融合發展謀求兩岸人民的長遠福祉

        萬長也期許這次南京峰會能夠為兩岸企業家峰會的未來運作指引新的方向注入新的活力進而開啟兩岸企業合作的全新時代

        最後萬長要再次感謝各位企業先進各位業產業專家和各位貴賓的熱心參與和支持也要預祝此次峰會的圓滿成功並祝福各位事業昌隆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各位

        尊敬的盛華仁副理事長江蘇省領導蘇州市領導尊敬的卓永財董事長各位嘉賓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下午好

        本人今天很榮幸代表兩岸企業家峰會台灣方面前來出席上銀科技蘇州新廠的啓用典禮記得本人在去年 3 29 日也曾前來蘇州與盛華仁副理事長一起見證上銀蘇州新廠的奠基典禮一年半之後的今天能有機會再度回到蘇州見證上銀新廠的啓用感到特別的欣慰本人首先要恭喜卓永財董事長和上銀的全體員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以及江蘇省和蘇州市各級領導和同仁的大力協助之下很快地促成了上銀蘇州新廠的順利建成和啓用

        上銀科技的營運總部設在台灣台中在世界各地設有 12 個子公司研發中心和實驗室上銀為了配合與支持中國製造 2025的政策特別於 2014 4 月在蘇州成立上銀科技 ( 中國 ) 有限公司本人期待上銀能在既有的良好基礎上百尺竿頭更上層樓以此一新廠的啟用做為新的契機迅速拓展上銀在大陸的事業版圖

上銀目前是全世界第二大傳動控制與系統科技的領導品牌主要產品包括滾珠絲杠直線導軌精密軸承工業機器人晶圓機器人及醫療機器人等精密線性傳動元件可廣泛應用在生技醫療半導體光電智慧自動化環保節能精密機床交通運輸等精密工業與高科技產業

        上銀科技不但在絲杆線性導軌工業機器人等機密傳動零組件的生產製造方面已累積相當厚實堅強的實力同時也不遺餘力地致力於智能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智能自動化系統機器人扶持和操控系統及零部件等方面的先進研發另外也可以提供售後維修技術諮詢和支持等優質服務換言之上銀科技已經建構了一個涵蓋生產製造研發和服務等三個層面的前瞻性全方位和整合型的完整企業體系

        上銀科技從早期的中小企業蛻變成現在的大型企業從狹小的台灣市場走向廣闊的國際市場從單純製造廠轉型升級為全方位整合型擁有自有品牌的跨國企業這一段發展歷程可說是台灣精密機械產業成長茁壯過程的一個具體縮影也是台灣機械產業未來進一步尋求創新突破的最佳典範

        上銀蘇州新廠座落在環境優美的綠色生態庭園區之中它的新廠房和辦公室建築包括了一棟營運總部一棟研發中心以及一棟精密製造中心和物流中心是具有人性化生態永續環保特色的新世代科技產業建築群上銀科技在蘇州的這一個新的投資項目彰顯了上銀參與大陸製造業創新升級的具體承諾和實際行動同時也為兩岸製造業者共同面對全球工業 4.0的新浪潮進一步廣化和深化雙方的合作樹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最後本人預祝上銀科技在大陸市場業務鼎盛鴻圖大展各位領導企業界領袖和所有蒞會嘉賓身體健康事業成功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