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挽回王永慶,蕭萬長託友人攜帶-封親筆信函趕往北京,勸王永慶改變念頭,返台投資。蕭萬長信函情辭懇切,終於讓王永慶回心轉意,根留台灣。後來的麥寮六輕,照亮了台灣產業的天空,帶動了中南部區域經濟的發展,也讓中小企業看到新未來。

        民國七十年代末,台灣面臨勞工短缺、台幣升值、競爭力衰退等一連串壓力;加上環保意識抬頭、治安惡化,許多產業相繼出走,一些民間大型投資也告暫停。到了民國七十八年,台灣民間投資負成長達百分之八點六,這是幾十年來台灣首度出現投資負成長的強大威脅,而更令人震憾的是,七十九年一月間,媒體上面出現斗大的標題:「王永慶密訪福建省,六輕廠將設海滄。」

        就在產業出走、經濟面臨轉型關口、業界一片悲觀氣氛中,蕭萬長在七十九年六月接任了經濟部長。面對著數十年來最惡劣的投資環境,蕭萬長認為政府必須施展魄力,協助推動幾個指標性的重大投資計畫,才能力挽狂瀾。

有鑑於此,蕭萬長努力改善投資環境,誠摯地說服企業界根留台灣。他更南下高雄,夜宿後勁,以具體行動感動了後勁居民,讓中和五輕計劃得以順利進行。而蕭萬長的誠意也感動了許多企業家,讓他們瞭解到政府真的有心改善投資環境。

王永慶回心轉意

        然而,由於台塑「六輕」計劃進展受挫,導致王永慶考慮轉赴中國大陸投資,這不僅對於產業界出走具有指標性意義,也讓蕭萬長面臨了強大挑戰。

        台塑原本屬意在宜蘭利澤設廠,卻遭當時的宜蘭縣長極力反對,幾經周折,台塑決定放棄在台灣的六輕計畫,王永慶也負氣出走美國轉赴中國大陸。

        蕭萬長認為,政府如果不積極協助催生六輕,讓台塑這樣一個龍頭企業出走大陸,將對台灣的政治、經濟造成嚴重衝擊。

        為了挽回王永慶,蕭萬長託友人攜帶一封親筆信函趕往北京,交給當時正在釣魚台賓館的王永慶。在那封信裡,蕭萬長勸王永慶打消在大陸發展的念頭,返台投資。

        王永度回應說,他來自台灣,、心中最愛的仍是故鄉,不會輕言放棄這塊土地,只不過投資環境這麼惡劣,實在無心再做下去。

        蕭萬長信函情辭懇切,再加上帶信人的委婉勸說,終於讓王永慶態度趨緩,同意繼續向政府提出計劃,並要求政府承諾予以協助。當蕭萬長接到友人傳回的訊息時,不禁鬆了一口氣,但他其實也知道,更大的挑戰才剛開始。

        王永慶繼續向政府提出興建六輕計劃案,六輕的成敗與否,也成為企業界的信心指標。
蕭萬長明白,六輕計劃勢將打破中油壟斷的局面,而中油是經濟部轄下的國營事業,身為經濟部長的蕭萬長,當然要審慎評估六輕對中油營運的可能影響。

        在台塑的新方案裡,輕油煉解廠只是其中一項,整體計畫還包括從上游到下游的一系列相關產業,比原先的「六輕」規模更大,成為囊括台灣石化工業上、中、下游的完整計劃。蕭萬長估計,這個投資計劃倘若成功,建廠用地將增加五至六倍,投資金額將增加十倍,對整體經濟所帶來的正面連鎖效果更是不可計量。

        為了推動六輕計劃,蕭萬長每晚都撥出時間與台塑總經理王永在會商,但他對於台塑的要求也不是有求必應,因為他自知身為經濟部長,必須以整個國家的最大利益做考慮,兼顧經濟面、政治面、環境保育等重要因素。

        為了解決用地問題,蕭萬長幾度驅車赴宜蘭利澤現場察看。每當車子從「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進入宜蘭時,美麗的蘭陽平原呈現眼前,讓他深深感覺這塊美麗的土地必須保護。宜蘭地區三面環山、東側臨海、封閉的地理形勢使得風從海洋吹向內陸,六輕若選在這裡建廠,必對生態環境帶來負面的影響。

        幾經考量,蕭萬長勸台塑放棄利澤之後,台塑看中了桃圜縣觀音鄉。但蕭萬長認為,北台灣人口與產業過度集中,生態環保的負擔太大,倘若規模鉅大的六輕要來設廠,勢必引發強烈的抗爭。

        當眾,地方上也不乏支持六輕建廠的民眾,蕭萬長知道他的主張可能引起若干反彈,但基於桃園長遠利益的考量,他還是堅持提出反對意見。

        該說的就要說,該堅持的就要堅持。這就是蕭萬長的原則。

        於是他建議台塑往中南部找地。台塑首先來到蕭萬長的故鄉嘉義縣,當時的嘉義縣政府認為,六輕若想來設廠,會有許多不易克服的困難,因此,台塑輾轉來到雲林,當時雲林縣政府已耗費鉅資在麥寮開發海埔新生地,對於台塑有意前來設廠,表示無比歡迎。

智慧火花照亮中南部

        麥寮原本是一片荒蕪的海埔地,終年強風不斷、黃沙漫天。蕭萬長與王永在第一次去勘查廠址預定地,便被大風沙吹得東搖西晃,就連地籍圖也無法解開來看,只好躲回車上,閉窗研商。

        雲林大樓的規畫過程中,歷經無數環保人士與學者專家的質疑批評,而蕭萬長作為決策者,心中自有一把尺,這把尺就是台灣全體住民長遠的利益。事隔十年,如今雲林麥寮工業區不但擁有完整的相關產業,也興建了工業港。原本的個案計劃擴充為幾十個相關計劃,投資金額從兩百多億元增加為五千多億元,原本三百多公頃的廠區用地,擴充成為兩千多公頃的工業園區。

        我們可以這麼說,麥寮六輕計劃案,是蕭萬長與經營之神王永慶撞擊出的歷史火花,照亮了台灣產業的天空,不儘帶動了中南部區域經濟的發展,也讓中小企業界看到新未來。

        這幾年來,蕭萬長南來北往,途經雲林縣時,總不忘繞到麥寮去看看。每一次,當他看到工業區內又多了一些新建設,回想起這裡從海埔荒地變成工業重鎮,心裡就有難言的悸動。儘管海風依舊是那麼強勁,但他己經可以穩穩站住,詀在溫暖安慰裏。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