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伍院長和蔡所長幾個月前找我,說希望我今天到貴所來,以「高級文官的道德責任與倫理實踐」做題目,跟各位互相切磋。
我因為認同這個題目很重要,所以欣然同意;不只欣然同意,而且還寫了講稿,把我服務國家前後五十年所累積的ㄧ些相關思考、心得和個案,向大家做ㄧ報告。
高級文官的重要性和表現
不論古今中外,高級文官一直都是ㄧ個重要的階層,他們地位崇高、收入穩定,肩負推動國家進步的使命。這個階層如果觀念正確,工作努力,國家一定日日進步。相反地,如果觀念偏差,尸位素餐,那麼國家進步的期望一定落空。
我們中華民國的高級文官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的表現,可以打多少分數?
如果拿國家建設的成績來看,分數應該不低。今天,我們小小ㄧ個台灣,在全球二百五十幾個國家和政治實體中,現代化的排名在前段班;高級文官如果做得不好,當然不可能有這個成績。
不過,國家生機無窮,而且世局日新月異;今後如何做出更好的成績,所面臨的挑戰更大,人民的期望更高,我們必須嚴肅對待。
三個歷史典範人物
以下,我想舉三國時代的諸葛亮、清朝的曾國藩和十四年前過世的李國鼎等三位名臣為例子,描述他們所展現的道德責任和器度擔當,藉以說明高級文官在國家整體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關鍵性角色。
歷史典範之一:諸葛亮
我想談的第ㄧ個歷史人物,就是三國時代的諸葛亮。
中國漢朝末年,群雄割據,而且又有「黃巾之亂」。朝廷要求諸侯合作撲滅「黃巾之亂」。劉備和他的結伴兄弟關公、張飛也帶了ㄧ支小軍隊參與。「黃巾之亂」敉平後,群雄割據依舊。劉備志在復興漢室,但屢戰屢敗,連個立足之地也沒有,直到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相助後,局面才改觀,這時候諸葛亮不到三十歲。
他全心全力協助劉備,經過了將近二十年的努力,才形成曹魏、東吳、蜀劉三強鼎立的局面。
也就是說,劉備的事業是在諸葛亮這個高級文官ㄧ路輔佐下,才做出成績。
三國演義記述諸葛亮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知奇門遁甲。三國演義是根據三國志改編的小說,自然會有戲劇成分。我的角度是,諸葛亮有多少洞見,有多少能力,有多少工作熱誠。
三國演義是歷史小說,可是諸葛亮是確實存在的人物。
劉備後來稱帝,稱帝後,諸葛亮變成丞相,劉備為了替關公報仇,起兵東征,諸葛亮反對無效,劉備果然打了大敗仗,然後憂憤而死。
臨死之前,劉備託孤,向諸葛亮說:劉阿斗可輔則輔之,如果扶不起來,您可取而代之。這個時候,三國演義記載:諸葛亮痛哭流涕地回覆劉備:必「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後來六度北伐,功敗垂成,我相信感人肺腑的「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各位ㄧ定都耳熟能詳。
依我的看法,諸葛亮一生愛國愛民、操守嚴謹、進退有節、學養豐富、殫精竭慮、夙夜匪懈、政績卓著,是高級文官表率第一名。
歷史典範之二:曾國藩
我再談清朝名臣曾國藩。
清朝統治中國前後二百六十幾年。曾國藩出生於ㄧ八一一年。六十二歲的時候死在兩江總督任上。他過世之後滿清政府風雨飄搖,終於在ㄧ九ㄧㄧ年被孫中山先生和革命黨人推翻。
曾國藩ㄧ生功業得到後人高度肯定,先總統蔣公對曾國藩尤其推崇備至,也因此我特別去研讀相關著作,覺得ㄧ代名臣曾國藩確實名不虛傳。
曾國藩考上進士的時候,滿清已過了開國盛世階段,他第一個職位是七品的翰林院檢討。根據記載,很多人進了翰林院就不再讀書,但曾國藩恰好相反,世人評論曾國藩立功、立德又立言。其中立言就是他ㄧ輩子沒中斷自我充實的結果。
曾國藩的仕途晉升很快,只十年時間,他就從七品晉升到二品侍郎。可是他不靠關係,不走後門,不長袖善舞,也不八面玲瓏;他靠的是腳踏實地,修身務本,ㄧ步ㄧ腳印。
也就是說,曾國藩經由不斷自我精進,把仁民愛物內化為堅定信念和修為,所以凡百政務,得心應手,因而一方面政績卓著,一方面平步青雲。
更不簡單的是他曾以文人帶兵,打敗了洪秀全的亂軍,後人對他的領導統御也推崇備至。
最後做到兩江總督,做到武英殿大學士,過世的時候被追封為「文正公」。據解釋,「文」是經天緯地,「正」是輔世長民;我認為「經天緯地、輔世長民」正是高級文官所可能得到的最高讚譽。
李國鼎先生的典範
諸葛亮和曾國藩是帝王時代的人物,好像跟我們隔了一層。因此,我要再談一談李國鼎先生。
李國鼎先生青年時期就加入政府經建團隊,做過很多不同職務,後來做到財政部長、經濟部長,最後做政務委員,一生功業使他的大名留在台灣建設史上。資訊產業仍然還是台灣今天的第一主體產業,這是李國鼎一手輔育出來的。李國鼎先生當年負責籌辦「全國科技會議」,推動成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和「資訊工業策進會」,對於台灣科技和資訊產業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推促作用;他所主持的「行政院資訊發展推動小組」,也成為政府各部會推動全面資訊化的先聲;另如「資訊週 (月)」活動的籌辦、「電腦化服務團」的設立,以及台積電的催生等,在在都可看到李國鼎先生的前瞻遠見和苦心孤詣。
台灣的全民健保普獲舉世稱讚,也是李國鼎先生率先倡導的,足見他對台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卓越貢獻,至今我們仍可深刻感受到他那種強烈的道德責任感,以及身體力行、劍及履及的身影。中共改革開放,還拿『李國鼎文集』去做高幹的必讀教材,可見李國鼎先生的功績和精神,深受兩岸各界人士的一致推崇。
李國鼎先生在『李國鼎文集』的自序中寫道:「在這一段漫長的歲月中,台灣的發展絕不是一帆風順,而走過的實在是一段充滿挑戰和艱辛的歷程。除有最高當局的英明決策領導,更有一些有能力、有抱負、有遠見、卓越的財經首長,他們兢兢業業、孜孜不倦、殫精竭慮的規劃經濟發展計畫和推行策略,並克服萬難,堅毅勤奮的推動執行,中間曾遭遇數不清的艱辛險阻,甚至誤解責難,均能一一克服,再加上企業、民間的配合努力,才創造了這可貴的經濟奇蹟。」這一段話具體地描繪了高級文官對台灣經濟社會發展所作的傑出貢獻。
是怎麼樣一種人格特質造就出這樣一個李國鼎?我讀已故企業家吳尊賢的回憶錄,看到吳尊賢記述一件李國鼎誠心誠意服務人民的事情:
環球水泥公司在民國五十年代花費龐大資本建設完成的時候,忽然發現台電無力供電,沒有電就不能開工。吳尊賢慌了,去找經濟部李國鼎部長。過幾天後,李部長告訴吳尊賢:在新營的台灣紙業公司買了三台發電機,只啟用一台,另兩台閒置,他已交代他們啟動,把電賣給台電公司,台電公司專案配售環球水泥公司,不過電價每度要貴幾毛錢。
就因為李國鼎這位文官心存人民,不怕麻煩,不敷衍廠商,所以才造成三贏的結果。
吳尊賢是台南幫企業集團掌門人,過了幾十年,他們在李國鼎退休後,捐了五千萬元給李國鼎先生,要李國鼎先生自己出一萬元當創辦人,設立「李國鼎基金會」;這種好官好民互動的故事,各位說感人不感人?
優秀高級文官應具備的能力
今天我把過去看過的歷史記載、看過的傳統公共行政學和最新經營管理學,再加上親身的體驗,歸納出一個優秀的高級文官,應該具備的能力,包括前瞻力、決斷力、溝通力、執行力。以下再加以說明。
- 首先談「前瞻力」
社會是不斷變動的,社會不斷變動的情況下,隨時會出現新情境和新生事務,如何處理每一種新情境和新生事務都是ㄧ件嚴酷的考驗,因此,做為推動國家進步責任者的高級文官,就必須要有前瞻力。
前瞻力從那裏來?
我們每一個人的工作都有一個專業領域,牽涉到這個專業的所有新知識、新發展、您必須充分掌握。因此假如做為高級文官竟然也可以每天只是上下班工作八小時,那是騙人的。
光掌握了新知識、新發展,是不是就夠了?答案是:不夠。
您必須瞭解我國情況和他國情況的差異,保持一個清晰的頭腦和一顆愛民的初心,去剪裁出適合我國的尺寸,繪製出適合我國發展的藍圖。各位都很年輕,我不想花時間去說明民國六十年代十大建設的來龍去脈,不過我想建議各位,有空的時候,把眼睛閉起來,去想像當年執政者假使沒有前瞻力去做第一條高速公路,去做桃園機場,去做大煉鋼廠,那麼台灣今天會是什麼一個局面。
做為政府的高級文官,應針對台灣未來長期的發展,預先設想並做好準備。例如二十年前政府開始推動貿易自由化、國際化,之後又陸續推動加入APEC、WTO等國際或區域經貿組織;今天全球及區域經貿整合之趨勢已經相當明確而強勁,證明當年我們所訂定的政策是相當具有前瞻性的。
民國八十年代台灣資訊科技產業開始有突破性的成長,同時由於全球生技產業開始成長,我國也開始推動生技產業的發展,這兩個產業現在都已成為台灣產業發展的主力,但在當時並沒有人能確定它們的未來發展前景。在這種情況之下,我特別提出了建立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的經濟大戰略,期盼能藉以全面提升台灣的經濟實力和地位。當年此一構想如真能實現,則台灣今天的經濟力量應比現在更為強大,台灣的區域地位也會更加重要。
- 其次談「決斷力」
高級文官大概都必須負責決斷,有沒有決斷力就變成成敗的另一個關鍵。
決斷之難,難在這邊是一個利害,那邊又是另一個利害。我在開始進入國貿局服務的時候,長官是汪彝定局長。汪先生很強調「平衡的決斷」,我後來的體會,認為的確是高見。
什麼叫「平衡的決斷」?我的體會是周延,是盡可能的圓滿。
我舉一個經典的決斷案例,我在國貿局長任上,中共開始改革開放。大陸人口眾多,市場廣大,台灣的商人腦筋動得快,很多人利用香港轉口,把台灣貨物賣到中國大陸,這對台灣出口成長有大好處,可是當時法令判定這是資匪,是要殺頭的罪行。
身為國貿局長,我認為商人做了對台灣有利的事,卻必須冒殺頭的風險,邏輯上說不通,顯然,政府政策和法令必須調整。於是我面見蔣經國總統,請求將轉口貿易除罪化。
蔣總統當面未置可否,但只十幾個小時,蔣總統交代當時的國安局長汪敬熙,在國家安全無虞的情況下,依照蕭萬長的建議辦理。蔣經國總統的高明決斷力,由這件事顯現無遺。
我再舉一個案例。林洋港先生在七十年代曾擔任台北市長。上台後不久,台北市長對鹿港辜家租用市府土地、併同自家土地、經營榮星花園、收取高價門票,非常不滿。報章輿論也都反彈。
我想一定是絞盡腦汁吧,總之,林洋港最後的決斷是:市地收回、辜家土地租給市府、榮星花園依舊、門票取消。這是三贏,是既平衡,周延又圓滿的決斷。
- 第三談「溝通力」
民主時代講究人民至上,人民不贊成的事情大概就很難做成功,所以身為高級文官一定要學會與人民溝通,經由溝通取得人民的支持,一旦人民支持,事情就會水到渠成,甚至於事半功倍。
在我服務國家長達半個世紀的時光中,累積了很多與人民溝通的寶貴經驗。隨手舉兩個例子:
民國七十九年我出任經濟部長,第一個擺到桌上來的案子,就是高雄後勁地方的民眾反五輕,已歷經三任經濟部長動彈不得。
五輕是國家重大建設,地方民眾反五輕可以理解,但國家重大建設不能不做。
苦思之後,我忽然福至心靈;我想到我是南部人,我跟後勁民眾一樣講台語,我假如輕車簡從,自己南下,誠意溝通,結果也許會不一樣。
我想,誠意溝通,最誠意的表現莫過於我夜宿後勁。口口聲聲說晚上臭得睡不著覺的後勁的父老,於是充分感受到了經濟部長的誠意。可是,我認為還不夠,我請行政院郝院長再跟我去一趟。最後終於打開了僵局,讓五輕順利動工。
不過,溝通不是只有互相說話一個方法。有時候不說話,自己承受痛苦,也是一種溝通。
我曾經站著,微笑著,一句話也不說,讓反對美國雞肉進口的雞農丟了一身臭雞蛋。他們的怒氣宣洩了,同時也瞭解了政府的困難,事情終於也就解決了。這明顯也是一種溝通方式。
- 最後談「執行力」
至於最後要講的執行力,我想應該不必多作解說。天底下所有成績都是作出來的,不下田的話,一塊土也翻不過來。
我平時不太願意談台灣高鐵,不過今天面對各位,我應該坦白地細說一番,讓大家瞭解今天人人稱便的台灣高鐵,從前瞻、決斷、溝通,到執行的萬般艱難。
交通建設永遠是國家建設的主軸,所以日本殖民台灣一開始就做南北縱貫鐵路。到了六十年代,蔣經國院長做中山高速公路。我國到了八十年代,人口規模,產業規模都已不可同日而語。此時,我擔任經建會主委,我開始進行高鐵的先期規劃。
高鐵的用地只要六線道高速公路的三分之一、一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小客車的一百六十分之一。至於最重要的運量,高鐵是高速公路的二點五倍、台鐵自強號的四倍、航空運能的三十倍;所以經建會把它列為「新十二項建設」之一。
可是立法院決議政府不建高鐵。同一時間,我注意到韓國建高鐵卻大打國際官司,政府付出巨額賠款,工程還因此延宕了六年。
民國八十六年,我出任行政院長,我衡量利害得失之後,做出高鐵BOT的決斷。
民國八十九年政黨輪替,由於原始股東沒有能夠充分投資,所以資金出現缺口,我以在野之身還幫忙想辦法。我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台灣高鐵不可不完成。民國九十七年政黨再輪替,此時高鐵已通車,但因為依照舊的貸款合約,利息負擔過重,所以出現嚴重虧損,所以我強力主張貸款銀行降息,終於使高鐵的收支結構趨於合理化。
今天,人人稱讚高鐵便捷,可是很少人知道其中政府主其事者有多少的腦汁、汗水和淚水。不過,今天我要告訴各位:這些腦汁、汗水和淚水其實也正突顯出高級文官價值之所在。
高級文官的「道德責任」和「倫理實踐」
高級文官的「道德責任」是甚麼?簡單地說就是「國家利益、人民福祉」。「國家利益」是甚麼?簡單地說就是國家的生存發展,也就是國家安全與發展建設;安全牽涉國防、外交與兩岸政策,而發展則與經濟、社會、文化建設有關。「人民福祉」就是讓人民安居樂業、幸福滿足。
甚麼是「倫理實踐」?具體而言有三項:一是無私奉獻,二是任勞任怨,三是團隊精神。秉持「人民第一、國家至上」的信念,展現「不爭功、不諉過」的情操,乃是高級文官實踐倫理的最佳典範。
台灣之所以會有今天,我們的高級文官其實有很大的貢獻;我們當年從貧困走過來的經驗,說明我們的高級文官具有良好的素質、優異的能力和遠大的抱負。
我曾推薦朋友閱讀一本名為「官僚之夏」的書,書中描述日本通產省官員如何在戰後一片廢墟中致力重建日本的故事。日本政府官員日以繼夜、不眠不休地規劃政策和落實執行,終使日本得以擺脫殘破、浴火重生,他們為國為民無私不懈的奉獻,實在令人感動。
結語
我要結束我的講演了。不過結束之前,我想多說一句話:在台灣社會,高級文官常被人民稱做「大官虎」。「大官虎」是一種不好的稱呼,不是敬畏,而是討厭。
我想,民眾討厭「大官虎」應該是指亂發脾氣,指亂耍官威。
因此,我要引述故總統嚴家淦先生的一種說法,讓各位深思。
嚴總統說,做官分成四等:
第一等是有能力、沒脾氣;
第二等是有能力、有脾氣;
第三等是沒能力、沒脾氣;
第四等是沒能力、有脾氣。
最後,容我再直白說一句與大家互相勉勵的話:人的智商,除了極少數特異人士外,其實都差不多,那麼為什麼從同一個起跑點開始,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成績不一樣?依我觀察,關鍵就在於每一個人給自己的期許不一樣,給自己的壓力不一樣。
希望今天的演講,沒有浪費各位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