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兩岸青年議題日漸受到重視。其中除了兩岸政治認知差距外,其所參與之社會運動和決策影響,亦衝擊兩岸關係的發展,值得吾人賦予更大之關注。

  • 年輕世代議題具有共通性與差異化

    在全球化風潮下,年輕世代的生存挑戰與貧富懸殊日益尖銳,尤其是經濟與社會的剝奪感深化,更使得年輕世代對社會反思與矛盾加劇。事實上,兩岸經貿互動對特定族群和產業傾斜之政策運作,亦牽動台灣年輕世代的批判和衝擊。

    針對形勢日益嚴峻的青年議題,政府與民間部門除推動創業與就業計畫外,亦提供天使基金和輔導專案,期能強化年輕世代就業安排與市場參與。此外,大陸對台部門亦在各省市普設台灣青年創新與創業平台,期能強化台灣青年在大陸市場參與和認同,從而有利於推動兩岸關係良性互動和發展。

  • 市場參與生存不易

    客觀而言,年輕世代創業成功率原本就偏低。因此,青年創業短期成效不樂觀,且存在一定的市場挑戰成因如下:

  1. 台灣輔導年輕創業的官僚程序和大陸市場激烈競爭,以及兩岸信任建構和企業文化存在落差,因而年輕世代要能在兩岸成功創業的機會恐將有限。尤其是台灣年輕世代雖然創意與能力不弱,但是缺乏資本,以及對市場認知和體驗有限,因此要能成功難度較大。
  2. 市場產業鏈與生態圈比預期複雜。貿然進軍大陸市場,恐在市場對接不順、智財權保障不足,以及配套條件欠缺,而導致生存挑戰。若研發或產品能在台孵化相對成熟,然後進行大陸市場測試,結合優質合作夥伴恐較有機會。
  3. 涉台部門與民間業者設置的台灣青年創業平台亦存在缺失。雖然陸方普設台灣青年創業基地,但配套之服務與後勤未能結合,著重數量增加,恐缺質量提升。此外,民間市場的台青創平台,亦不乏利用「台青」身分套取政府補助,但卻未予台青實質輔導,福州與上海都已出現相關案例。
  • 台灣年輕世代是「天然獨」,還是「天然不統」

    根據2016年3月聯合報公布的民調顯示,台灣年輕世代(20-30歲)自認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的比例呈明顯落差。自認是「中國人」比重不足1成,台灣人比重達8成5(參見附圖)。然而,必須指出的是,民調引用中國人與台灣人劃分,並不盡然能反映台灣民眾的統獨認知。如果界定「中國人」是「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比例會明顯降低,但是「中國人」若為「認同中華民國」者,則會明顯提高。此外,台灣年輕世代並非多是「天然獨」,但其對政治統一的信任與安全感較顯不足與弱勢,可視為「天然不統」較接近現實。

  • 可行性策略與作為思考

    針對兩岸年輕世代創業與市場合作,值得思考與可行策略包括:

  1. 強化兩岸年輕世代求學與交友時期之交流與互動,亦即在非現實建立之友誼和信任,即有助未來大陸市場開拓和籌謀。然而,兩岸合作不應僅侷限大陸和台灣市場,亦應以布局全球市場為目標。
  2. 雙方成功青創企業合作與領航。例如阿里巴巴馬雲的成功背後支柱,即有來自台南,畢業自耶魯大學的蔡崇信;近年小米科技領導者雷軍和傅盛在台101大樓設立的雪豹科技,即成功引入台灣優秀青年進軍國際市場,是較佳案例。
  3. 大陸吸引台灣青年引用民族大義,或好山好水欣賞,恐難有效果。如何透過制度革新、市場誘因、環境改善、流行和時尚風潮創造,才有助台灣年輕世代的認同感提升。
  • 市場現實與競爭力是不變法則

    台灣年輕世代富有創意和活力,歷次國際大獎都屢獲佳績,但他們也是新世代潮流中,受到全球化挑戰和衝擊較激烈的族群。無可否認的,他們具「小確幸」的性格,以及「自我意識」較強之特質,因而人際間的互動與溝通會有一定的難度。儘管如此,市場運作機制和社會現實,仍將主導年輕世代的歷練和磨合,如何在激烈市場中脫穎而出,市場法則、競爭力與配套機制的優劣將是關鍵要素。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