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兩岸企業家峰會,和美國紐交所上市公司獵豹移動(NYSE:CMCM)共同主辦的「移動互聯網兩岸年會CSMIC 2015」,首度於2015年1月13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會中將由台灣經濟舵手蕭萬長領航,偕手兩岸網路、硬體產業大老及年輕創業家,一同針對移動互聯網未來趨勢進行深度探討。
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詹火生表示,移動互聯網是未來最重要的經濟趨勢之一,更是年輕人的大好機會。因此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全力支持主辦此意義重大的交流活動,不僅希望藉此提升台灣年輕人視野和競爭力,未來更能與大陸互聯網產業聯手,促進兩岸經貿交流並刺激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
兩岸企業家峰會秘書長陳瑞隆則指出,台灣過去以硬體製造業發光發熱,成為全球著名的科技之島,創新實力有目共睹。而現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來臨,台灣企業也不會缺席,許多企業正在轉型為軟硬整合的廠商,透過移動互聯網提升硬體價值。若台灣能和大陸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有更多交流合作,相信必能替台灣帶來更多經濟助力。
獵豹移動表示,台灣年輕人才相當優秀且具備國際化思維,能幫助公司走向全球化之路。而透過這樣的活動,也希望喚起台灣對網路產業的重視,促使更多年輕人加入網路產業,獵豹移動也相當歡迎台灣優秀人才加入。中國在行動網路時代的各種應用已經如火如荼開始發酵,從叫車、找餐廳、甚至第三方支付,已有相當成熟的應用環境,因此希望藉由兩岸網路產業領袖的經驗分享,讓更多人一起站上行動網路浪頭,共創東方矽谷。
首屆移動互聯網兩岸年會所有售票收入將全數投入台灣公益用途,詳細資訊請參考年會官方網站。
http://www.cmcm.com/activity/annual-meeting/2015-cross-strait/
基金會在今年的 3 月邁入第 15 年,2001年 3 月當時離開行政院公職不到一年的蕭萬長院長,以其宏觀的格局、高瞻遠矚的視野,匯聚民間企業力量成立「財團法人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從民間的角度,推動兩岸經貿關係的制度化與正常化。10 年來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在 2010 年 6 月兩岸簽署 ECFA,使兩岸經貿關係邁入法制化的新階段。
15 年來無論在國內、兩岸、甚或全球的經濟政治社會都起了巨大的變化。一方面隨著網路世代的興起,世界的距離有如天涯若比鄰,另方面隨著資本市場橫向快速流動,資源的分配漸趨兩極化,我們正面臨一個變動不羈的新社會。而台灣目前更面臨著與全球市場連結或是被全球化潮流邊緣化的關鍵抉擇時刻。對於這個攸關國家前途的重大議題,蕭副總統以其從政近半世紀的豐富經驗,時時刻刻對國家發展極為關心的心情,尤其近年來面對著亞洲各國積極尋求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更加憂心政治盤算凌駕經濟決策,將使我國在全球經濟自由化的潮流中被邊緣化。因此,在多項重要會議的場合,蕭副總統大聲呼籲社會各界應該有同舟共濟的決心,攜手合作,台灣才能夠向前。本期特選刊蕭副總統最近在重要經貿會議中發表的 3 篇文章,與大家分享。
自 2002 年本基金會成為博鰲亞洲論壇(Boao Forum for Asia)基礎會員以來,並從翌年起每年皆組團出席論壇,履行會員的權利和義務,今年已經是第 14 次出席,今年依往例由榮譽董事長蕭副總統率團參加,是博鰲論壇出席率最高的會員之一。兩岸的領導人也藉出席論壇的機會舉行會晤,已經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平台。今年由蕭副總統和大陸的李克強總理會晤,本期通訊有相當詳盡的報導,足為兩岸交流的歷史見證。
最後,再度衷心感謝所有董監事 14 年來盡心盡力的支持,協助基金會邁向茁壯成長 ; 也對所有諮詢委員多年來的建言,提供對兩岸經貿關係的理念思維。當然,對基金會同仁以有限的人力展現團隊效率,每年順利完成重要工作計畫,更是要致謝。∼
兩岸經貿交流二十餘年來,對於雙方現經濟代化提升、社會福祉分享都產生實質貢獻。尤其是大陸改革開放初期,台灣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對其經濟發展與成長扮演重要角色。不過,由於兩岸經貿關係與政治的特殊性,使得兩岸互動明顯聚焦在政經層面,漠視社會面向與職能,終使得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化,且對兩岸政經發展產生衝擊。 Read More →
大家都知道,臺灣經濟面臨了許多挑戰。要瞭解這些挑戰,一定要先看清楚世界經濟的趨勢。世界經濟近 20 年來有兩大趨勢: 全球化和知識經濟,這兩個趨勢都深刻的影響著臺
灣近年的發展。
全球化使國與國間的壁壘消失,資源得以快速流動。人與資金都向報酬高的地方移動,產業則向生產成本低的地方移動。有技術的人移動容易,會因全球化而獲得更多的機會與更高的報酬; 沒有技術的人卻難以移動,被迫面對更多的競爭,以致發展受限,薪資停滯。因此,全球化加深了所得分配的不均。 Read More →
執行長陳德昇此次訪問主要就大陸改革形勢與兩岸產業合作與遲院長交換意見。「中改院」為大陸非政府智庫的組織,對中國大陸改革政策具一定影響力,目前正著手「十三五(2016-2020)」有關「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與任務」規劃案。另該院表達,希望強化兩單位學術與交流合作。
未來兩單位將進一步推動政策對話和互訪,落實交流合作之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