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來,本通訊發行時恰巧都在暑夏期間,首先祝福各位在炎炎熱季,健康平安、吉祥如意!

        兩岸關係這幾年來受到區域經濟變化及反全球化勢力興起的影響,左右兩岸關係的關鍵因素漸趨國際化,尤其今年美國川普總統上任以來,採取關稅對等政策,更加衝擊世界貿易已有穩定秩序,進而有可能解構全球貿易體系,而台灣一向以出口貿易為其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軸,更難脫離這股新經濟浪潮。我們可以看到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占比從2020 年的43.9% 下滑到2025 年第一季的28.3%,在全球貿易體系轉變過程中,台灣對外貿易也受到影響,而兩岸間的貿易變化更是兩岸關係變化的測溫器。

        即使如此,本基金會的宗旨就是在倡議兩岸貿易的正常化與制度化,透過參與經濟論壇,探討兩岸之間貿易存在的不便與障礙,以及該如何解決。因此本基金會每年均出席在海南舉行的亞洲博鰲論壇; 也參與在天津舉辦的兩岸共同市場海河論壇。我們也積極規劃其他與兩岸經濟相關的論壇,期盼兩岸經貿關係能有新展望與新突破。

        最後要說的是,本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蕭萬長副總統於2001 年邀請國內多位殷實企業人士成立以來,在董、監事的支持下,一路走來已經經過了24年,就一個純屬民間的基金會來說,難能可貴,在此要特別感謝 蕭副總統當年的高瞻遠囑,成立這個有意義的基金會,也感謝歷年來所有董、監事的指導,使基金會才能不斷往前邁進,永續發展。

今年年會主題為「在世界變局中共創亞洲未來」,開幕大會於博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論壇秘書長張軍表示,將圍繞四大方向設置議題: 一是把握大勢,在世界大局中重建信任,促進合作。二是促進成長,推動全球化再平衡,實現包容性發展。三是塑造未來,加速落實永續發展目標,更好應對全球挑戰。四是發掘動力,加強人工智慧應用與治理,推動創新發展。《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5 年度報告》和《可持續發展的亞洲與世界2025 年度報告: 應對氣候變化: 亞洲推進綠色發展》二份旗鑑報告也於新聞發布會上同步發布。

自今年起論壇設置「國別專場活動」,為中國大陸及與會國提供宣介國情、尋求合作的平台; 同時也設置單元,供與會企業和機構能藉論壇機會發布科研成果、重要倡議、公益項目等。論壇期間舉辦開幕大會、高端對話、分論壇、圓桌會等50 多場,共有300多位嘉賓在不同分會上參與討論。

年會開幕大會由論壇秘書長張軍主持,論壇理事長潘基文致歡迎辭,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出席並發表「共迎全球挑戰 共建亞洲家園」之主題演講。寮國總理宋賽、孟加拉總理尤努斯、沙烏地阿拉伯基礎工業公司首席執行官阿爾法季等政要與企業領袖發表演講,共有來自60 多個國家和地區約2,000名代表參加開幕大會。今年依例由詹董事長、王主任、陳秘書出席,台灣與會的有威盛集團董事長陳文琦、威盛集團副總裁徐濤等。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上海市臺灣研究會會長嚴安林及上海交通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今年年初以「上海海峽兩岸研究會」訪團身份來臺交流,有媒體報導這是疫情後,大陸首批涉臺學者來臺交流。

訪臺期間除拜訪本基金會,也到國策研究院、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等臺灣學術界進行座談交流。二位就兩岸情勢和川普2.0 後的美中臺新局,與本基金會詹董事長、王主任進行交流,會後於欣葉台菜創始店宴請。

蕭榮譽董事長受邀出席見證國立中央大學授與余俊彥總裁的名譽博士頒授典禮。並在致辭時分享與余總裁相識,從他加入財團法人中技社、中技社轉投資成立中鼎, 一路走來對余總裁做事有條不紊、待人客氣謙
虛、個性實事求是,留下深刻的印象。

余總裁領導有方,更有卓越遠見。不僅為中鼎訂下國際化發展方向,並成功從國內同業脫穎而出,帶領中鼎征戰國際; 創立「中鼎教育基金會」推廣永續教育; 在人格特質上講究誠信,帶領中鼎以「專業,誠
信,團隊,創新」的企業文化,在國際市場建立商譽及口碑,讓全球知名客戶能放心把工作交給最值得信賴的中鼎,進而奠定「臺灣第一,全球百大」的地位。

《中鼎銳變學—余俊彥與團隊贏得信賴的故事》新書發表,見證中鼎工程近三十年來的發展,在余總裁率團隊卓越領導下,在臺灣和國際上的成就,不僅是企業的進化史,也是臺灣工程服務的產業發展史,對臺
灣工程業和整體經濟發展都深具意義。

中鼎的成長故事,是一個企業掌握時代脈動,成功打造品牌與技術實力的最佳例證。從早年臺灣經濟起飛的煉油石化領域,到今日面對數位轉型與低碳綠能至ESG 的時代需求,中鼎總能與時俱進,以優異的工
程品質贏得全球業主信賴。

中鼎團隊的成就,余總裁以不斷超越自我的使命和毅力,以宏觀的國際視野,善用並培養人才的能力,塑造一個重視誠信的企業文化團隊,值得做為企業經營的典範。

本基金會與天津南開大學兩岸關係研究基地天津,舉辦第四屆兩岸共同市場海河論壇,本基金會詹董事長擔任開幕式致辭嘉賓。今年論壇以「新質發展 攜手共贏」為主題,並就「兩岸間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生物醫藥產業互補、文旅產業融合以及現代農業合作」等四個子議題: 展開研討對話,會後考察中汽研新
能源汽車檢驗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銀行博物館天津分館以及慶王府等。兩岸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專家學者、重要嘉賓以及臺商代表等近百人參加論壇。

該論壇係本基金會與天津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於2019 年共同倡議成立,論壇目的在探討「兩岸共同市場」核心理念與推行策略和步驟。邀請研究兩岸關係的相關學者和民間團體參與,透過論壇建立雙方對推動「兩岸共同市場」的基本認識。兩岸經貿活動如何進一步推動,減少貿易障礙,打造「兩岸共同市
場」,使海河論壇創立的初衷能夠延續下來。

前幾屆因受疾情管制,今年第四屆採實體方式舉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馬曉光、天津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靳凡、臺灣世界客屬總會總會長邱鏡淳也出席並致辭。國家行政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張占斌、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大代表淩友詩則分別作了主題演講。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
長、兩岸關係南開大學研究基地負責人曹小衡擔任論壇主持人。本基金會詹董事長與王秘書出席,並邀請全國工業總會大陸處黃健群處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