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郭理事長、徐召集人、詹董事長、高顧問,以及與會的學者、專家,大家早安。

        今天很榮幸在「京台論壇」「兩岸共同市場」分論壇開幕式講幾句話,感謝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安排「兩岸共同市場」專場會議,提供兩岸學者專家交流對話平台,將有助於「兩岸共同市場」理念的構建和共識的落實。

        本人在2000 年卸任公職後,籌設「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積極倡議「兩岸共同市場」理念。個人深信對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基礎,在於兩岸經貿的制度化。兩岸共同市場的理念就是「互惠、交流、和平、共榮」。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兩岸學者對「兩岸共同市場」概念已有更多元與深度探討,尤其是習總書記於2019 年1 月2 日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四十周年」會議上提出:「要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的倡議,更使得「兩岸共同市場」理念獲致更多的肯定和認同。相信在座兩岸學者專家今天會有更充分的討論和對話,我們樂見雙方逐漸形成「共識」,期盼這些共識能夠得到兩岸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必須強調的是,我們提出的兩岸共同市場理念,並不同於歐盟經貿融合過程中高度整合的狀態,而是兩岸特殊政經互動關係中,實現經貿制度化合作、排除貿易障礙和營造兩岸和平的目標。因此,我們有以下主張:

第一,兩岸產業合理分工、優勢互補,共創雙贏。這些年來,兩岸產業已呈現競爭大於合作,甚至惡性競爭之狀態,必須加以改善及應對。

第二,落實「應通盡通」政策,包括經貿合作、基礎設施、能源與行業標準。儘管這些措施多涉及公權力的參與,但民間經濟組織仍有發揮空間。

第三,提供台商與台胞同等待遇、公平競爭,以及法制和智慧財產權實質保障。這是大陸對台友善和爭取信任的過程,也是兩岸融合的前提要件。

第四,參與大陸經濟建設,共同開拓海外市場和「一帶一路」建設。台商投資大陸近三十年成效有目共睹,未來可擴大合作領域,並擴及海外市場。

第五,優先共享大陸商機,分享台灣產業治理和環保經驗。習總書記講話中多次提及優先與共享大陸現代化成果,台灣企業多曾表示,願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我們也樂於分享台灣產業治理和環保經驗。

第六,排除投資障礙與阻力,建立經貿合作制度規範。當前生產要素流通與阻力仍不小,應積極研究排除障礙,並透過制度與法制規範落實。

        在當前兩岸情勢變遷下,我們對於「兩岸共同市場」論述、研討與執行步驟,應是一個雙向多元對話、漸進形成共識與信任建構的過程。畢竟,兩岸曾經分隔四十年,雙方交流起伏三十年,加之兩岸體制差距,需要雙方誠意溝通,更需要得到兩岸社會認同,才有利於理念和政策的推動與實踐。

        無可否認的是,當前推動「兩岸共同市場」理念仍有不少障礙與阻力,尤其是當前兩岸對立和僵局仍在惡化之中,兩岸產業現階段處於競爭大於合作狀態,加之當前雙方經貿合作制度化協議也欠缺公權力的落實,使得兩岸經貿合作更形困難。此外,台商在大陸轉型升級不順、新一代台商接班不理想和在地優勢不足,皆可能使得兩岸共同市場發展面臨挑戰。

        在具體執行步驟與進程方面,不要因外在形勢不利而陷於停頓,反之要逆勢思考。如何創造兩岸經貿互動具有創新意涵、積極作為和前瞻意識的兩岸共同市場思路和方案,需要兩岸產官學界多元探討、集思廣益,逐步建立共識,且能做的優先執行和落實,尚不成熟的則做好準備,以便未來政治格局改變,能及早回應市場需求。此外,檢視兩岸經貿法規和協議,評估過去實踐有困難或執行不到位的,皆可研究如何化解,期能為兩岸經貿合作建立制度架構、解決方案和信任基礎。

        最後,再度感謝「京台論壇」提供這個對話平台,讓兩岸智庫學人和專家進行交流,討論過程中大家意見或許不見得一致,也可能有爭鋒相對之處,但這些無礙於兩岸共同市場共識形成。我們期望,只要時機與條件成熟,我方樂於邀請大陸學者和專家到台灣進行研討、交流和考察,爭取更多社會共識和信任。相信這個以經貿為主軸的「兩岸共同市場」政策思路,將能嘉惠兩岸人民,共享繁榮和實現永續和平的目標。

        尊敬的峰會大陸方面郭金龍理事長、國台辦劉結一主任,尊敬的廣東省委李希書記,各位台灣企業界先進、各位大陸台商朋友,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上午好!

        本人今天很高興能夠和各位台灣的企業界領袖一起前來廣州,出席此次「台商一起來,融入大灣區」活動。首先我要代表來自台灣和大陸各地的台商朋友們,感謝廣東省委和省政府、國台辦及商務部的費心安排和盛情邀請,使我們能有機會參加此次專門為台商舉辦的“大灣區"考察參訪活動。

        珠三角是台商早年前來大陸投資的起始點和發源地。過去三、四十年來,數十萬台商在廣東持續投資設廠、擴大事業版圖,協助廣東建立製造銷售基地,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同時也為本地民眾創造了可觀的就業機會,成為廣東經濟高速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許多廣東台商歷經數十年的辛勤耕耘,在廣東落戶生根、成長茁壯,並逐漸融入珠三角的產業體系,對廣東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此一傑出的成就,值得大家共同珍惜。

        大陸在今年2 月18 日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做為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十一個城市未來15 年協同發展的指導綱領。“大灣區"總人口超過7,000 萬,GDP 超過10 萬億人民幣,區位優勢明顯、經濟實力雄厚、創新要素集聚、國際化水平領先,基礎條件優良,發展遠景看好,獲得海內外各界人士,包括台灣企業界的高度關注。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計劃將“大灣區"建設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並對區內的11 個城市提出了明確的產業發展定位,期待透過交通電信基礎建設的緊密連結,促成各城市產業供應體系進行更合理的分工和更深度的融合,共同構築成一個龐大活絡的經濟生態圈。《規劃綱要》提出“大灣區"產業發展的未來方向,與台灣經濟發展的歷程和台商轉型升級的目標高度地契合,雙方具有十分廣闊的合作空間和巨大的共同利益。台商朋友們應加以重視,並儘速展開實際行動,才能分享“大灣區"提供的各項合作商機。本人謹提出以下幾點看法和建議供台商朋友們參考:

        第一,“大灣區"將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包括先進製造業、策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也是台商較具優勢的領域。台商在(1) 高端智能裝備及製造、機器人及零部件等先進製造業,(2) 新一代信息及通訊技術、工業互聯網、節能環保等策略性新興產業,以及(3) 金融服務、健康醫療、文化創意、旅遊休閒等現代服務業領域,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和競爭優勢,是“大灣區"尋求合作的最佳夥伴。

        第二,“大灣區"將致力建設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科技創新是未來全球產業競爭的關鍵,兩岸的企業都非常重視產業科技的創新研發和市場應用。台商應妥善利用“大灣區"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透過其開放型融合發展的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運用其優化的創新制度和政策環境,以及國際創新資源,深化與“大灣區"的創新合作,共同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和產業創新轉型。

        第三,“大灣區"將積極推動營商環境優化、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人員貨物往來便利化等對外開放措施,以及促進“大灣區"企業共同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市場開拓,將可為台商創造更便捷的經營環境和更寬廣的合作空間。

        第四,台商可利用“大灣區"所提供的開放平台,在區內展開新的策略部署和產業布局,透過技術創新、資源整合、產業升級和市場鏈結等不同的方式,與區內各城市進行全方位、跨領域、多樣化、新型態的合作。

        本人期待廣東能與台商攜手並進,在“大灣區"所規劃的更大格局、更高層次和更寬領域上,探索新的合作模式,發掘新的合作商機,達成優勢互補、互利共榮的目標。本人建議“大灣區"各城市建立與台商團體的合作平台,並舉辦一系列的政策說明會和商機媒合會,以促進台商與“大灣區"在各城市、各不同產業領域的深度合作。其次,建議“大灣區"各城市擴大實施各項惠台措施,協助台商在區內設立各種台商產業專區和研發基地,並提供減稅和金融支持。另外,建議“大灣區"各城市與台灣各城市進行多點有序的交流,發揮合作綜效。“兩岸企業家峰會"做為促進兩岸產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樂於居間協助,促成“大灣區"與台灣產業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最後,本人預祝此次活動圓滿成功,讓台商能以“大灣區"做為重要基地,強化與“大灣區"的融合,從“大灣區"再出發、再躍升,走出新的發展格局,開創新的發展遠景。祝福各位與會嘉賓身體健康,事業成功,鴻圖大展。謝謝各位!

        首先,在炎炎暑熱的八月夏季,祝福各位健康平安、吉祥如意!

        本通訊已經有幾年沒跟大家見面了,主要原因是2020 年春,新冠(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以往兩岸正常交流的活動,幾乎全面中止。本基金會歷年來,每年皆出席的博鰲亞洲論壇(Boao Forum for Asia),以及諸多兩岸交流的論壇,如昆山產業合作論壇、京台科技論壇、天津海河論壇等,偶採視訊方式舉行,但交流效果較受限制,因此通訊出版就延宕到今年。

        雖然近三年受COVID-19 疫情影響,兩岸實質交流活動大受限制,但是兩岸之間的貿易卻依然平穩,參考財政部關務署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台灣對大陸的出口總值,從2019 年917 億美元、2020 年1,024 億美元、2021 年1,259 億美元、2022 年稍降為1,211 億美元。大陸對台灣的出口,也呈逐年增加趨勢,由2019 年573億美元、2020 年635 億美元、2021 年824 億美元、2022 年為839 億美元。兩岸之間的貿易,使台灣成為貿易出超的最主要來源,這也說明兩岸之間的貿易,已漸形成「共同市場」的關係。

        今(2023)年開春以來,隨著全球COVID-19 疫情的解封,經濟社會生活漸趨正常化,兩岸交流活動也逐漸恢復,採取實體線下方式舉行。就本基金會來說,從2003 年到2019 年每年均出席的博鰲亞洲論壇,也在2020 年停開,2021~2022年則採線上舉行,本基金會均因疫情限制未能出席。今年三月春暖花開之際,博鰲亞洲論壇終於採實體進行,本基金會也難得在三年後,能夠由董事長親自出席盛會,實屬十分難得,本期通訊有篇出席論壇的報導。下半年也積極規劃出席昆山產業合作論壇及天津海河論壇。我們期盼隨著未來兩岸經貿的發展,參與更多與兩岸共同市場議題相關的論壇。

        本基金會由榮譽董事長蕭萬長副總統於2001 年邀請國內多位殷實企業人士成立以來,在董、監事的支持下,走過了22 年,就一個純屬民間的基金會來說,難能可貴,在此要特別感謝蕭副總統當年的高瞻遠囑,成立這個有意義的基金會,也感謝歷年來所有董、監事的指導,使基金會能不斷往前邁進,永續發展。

 

致詞稿

       本人非常榮幸能和所有貴賓一起出席 ” 昆山慧聚廣埸 ”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揭牌儀式。除了恭喜台商, 也感謝大陸各級政府, 讓台商在想家的時候在企業或個人事業順暢或有不如意時, 能有個心靈寄託的埸所, 讓台商在這裡能找到家的感覺。

      在台灣拜媽祖及土地公是百姓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份, 媽祖及土地公都起源於大陸,發揚在台灣的重要 ” 民間信俗 “, ( 大陸歸在民間信俗, 比較沒宗教壓力 ), 也是連結兩岸重要的精神及文化紐帶。 所以也希望這個兩岸的交流基地未來能在兩岸間推動更多的文化交流。

       昆山在台灣知名度很高, 是出了名的小臺北, 希望各級政府能夠再接再厲, 藉由昆山深化兩岸合作試驗區對台灣的先行先試政策, 一起打造成兩岸共同市埸的試驗區。 最後祝福所有貴賓健康平安、 萬事如意, 台商賺大錢。

活動紀實

       2019 年 3 月 23 日昆山台商與兩岸嘉賓同胞一起出席見證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儀式, 蕭榮譽董事長以兩岸企業家峰會台灣方理事長身份專程出席參加這次活動, 當天抵達會場即受到昆山台商、 臺胞的夾道歡迎, 蕭榮譽董事長一下車就前往天后宮參拜媽祖, 沿途台灣義工們熱情的喊出「 副總統好」 的問候聲此起彼落, 不絕於耳, 蕭榮譽董事長用招牌的微笑向大家回應打招呼, 許多大陸的義工對他的親和力更是印象深刻。

       蕭榮譽董事長致詞時表示, 昆山作為大陸台商投資最活躍、 台資企業最密集、 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頻繁的地區之一, 廣大台商臺胞在昆山有了一個心靈寄託的場所「 慧聚天后宮」, 可以拜拜媽祖、 土地公, 因此有了家的感覺, 這是兩岸同胞共建「 精神家園」 的最好示範。 中華傳統民俗在海峽兩岸關係中發揮著獨特的文化優勢, 成為兩岸交流的橋梁紐帶,希望「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未來能夠在兩岸之間推動更多的文化交流, 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儀式結束後隨即前往兩岸文化交流中心參觀, 由兩岸百位書畫家的現場揮毫、 素人藝術家油畫展、 國學講座、 打坐靈修班、 插花班、寫意國畫班、 親子教室趣味 DIY、 媽祖聖蹟青花瓷版畫展等展覽與課程。

       昆山台商協會榮譽會長孫德聰表示, 10萬台商臺胞紮根昆山、 安居樂業, 昆山已成為廣大台商臺胞的「 第二故鄉」, 慧聚廣場每年舉辦豐富多樣的兩岸文化交流活動, 已成為昆台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 這次的授牌儀式國民黨主席吳敦義, 前主席吳伯雄、 洪秀柱、 朱立倫, 前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以及中華媽祖交流協會會長張克輝等, 也紛紛發來賀電, 慧聚廣場被國台辦授予「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成為蘇州市首家「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老蕭論經濟

       尊敬的郭金龍理事長、 張平副理事長, 福建省和廈門市的各級領導、 各位貴賓、 來自兩岸的各位企業家好朋友, 大家早上好!

前言

       「 2018 年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 今天在碧海藍天、 風光明媚的廈門隆重開幕, 很榮幸能和郭金龍理事長、 張平副理事長及江丙坤副理事長, 與來自兩岸各地各位企業界領袖一起出席今年的盛會。 首先要代表台灣峰會, 竭誠歡迎各位企業先進和貴賓的踴躍參與, 為年會增添蓬勃的動能和活絡的氣氛。 也要特別感謝大陸峰會、 福建省和廈門市的各級領導, 在很短的時間內, 加快工作步調, 全力提供支持,使今年的年會得以順利地召開。 福建與台灣一衣帶水、 隔海相望、 五緣相通、 民情相近, 我們感到特別的親切和溫暖!

       今年的會議是大陸峰會理事會換屆郭金龍理事長上任後首度召開的年會, 具有「 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 的特殊意義。 今年峰會參加人數高達一千四百多位, 創歷年新高, 彰顯兩岸峰會成立以來一直秉持著相互理解、彼此配合, 採取權宜務實的原則, 取得兩岸企業家的肯定與信任。

       去 (2017) 年 10 月「 十九大」 召開後, 兩岸關係發展已進入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我們很欣慰, 大陸方面回應「 兩岸企業家峰會」 台灣方面的訴求, 在今年 2 月底頒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也就是「 惠台31 項措施」), 在很多層面給予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 並為隨同企業投資前往大陸的台商幹部及其親屬子女提供生活、 就業及就學的各項便利, 這些措施的陸續落實推動,為兩岸企業合作創造更好的環境, 帶來更多的機會。 這次峰會以「 融合新舉措 共享新商機」 為主題, 是彰顯兩岸企業合作新階段的開始, 也期許通過與會者的集思廣益, 充分交流, 讓「 兩岸企業家峰會」 能夠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為兩岸產業融合發展及共享商機, 作出更多、 更有力的貢獻。

兩岸企業家峰會的傳承和重要貢獻

       「 兩岸企業家峰會」 從 2013 年成立迄今, 我們始終秉持成立的初衷, 以推動兩岸企業合作為目標, 並通過民間交流和對話, 為兩岸經濟共同的利益尋求空間和機會。 經過五年多來的努力, 在堅持「 兩岸一家、 和平共榮」; 堅持「 經濟合作、 共享機遇」; 堅持「 創新融合、 共創未來」 等大方向下, 我們體現了互利共榮的「 兩岸企業共同體」 意識, 凝聚了擷長補短、 共創兩岸產業未來的願景目標, 為「 兩岸企業家峰會」 樹立了優良的傳承。在具體行動上, 過去五年多來, 面對全球經濟的起伏波動, 以及兩岸關係的若干轉折變化, 我們在推動兩岸企業合作上扮演了積極、中流砥柱的角色, 讓兩岸產業的融合發展能夠持續向前推進, 也為兩岸經貿關係發展開啟新的方向, 帶來新的機遇。

       過去五年來, 峰會推動產業合作, 獲得了若干具體的成果。 台積電在南京設立的十二吋晶圓廠已在 10 月底正式開幕量產, 兩岸石化業者合資在古雷設立的煉化一體化項目進展也很順利 ; 其餘的金融、 中小企業、 生技與健康照護和文化創意等領域, 也都獲得了很多具體的成果。

       去年 11 月紫金山峰會《共同倡議》 建議給予台商內資同等待遇、 協助台商參與一帶一路商機, 以及促進兩岸企業合作發展高端裝備製造、 精密機械、 人工智慧等科技創新領域和建立低碳經濟、 現代服務業、 健康照護等領域的合作平台。 峰會為順應兩岸產業的發展趨勢和回應雙方業者的合作需求, 在今年 5 月決議將原有的七小組改組為八個小組, 以強化兩岸產業在一帶一路、 31 條惠台措施、 資訊通信、智能製造、 現代服務業及文創產業、 農業、 金融、 能源及環保節能、 生物科技及健康照護、中小企業及青年創業等重要議題上的合作。 這些議題, 特別是其中的新增議題, 準確回應了兩岸產業界擴大合作領域的共同期待, 也完全切合大陸近年來產業發展的政策方向。

       我們也期許「 兩岸企業家峰會」 可以更深入民間社會, 成為更多元、 能夠協助及打造讓更多企業及人民利益共享合作模式的交流及對話平台。 近幾年我們特別重視中小企業、 青年就業及創業、 現代農業等知識及經驗的交流合作, 都是在擴大兩岸企業合作的參與層面, 希望讓更多人民能夠有感。

新情勢下兩岸企業合作的機會和挑戰

       過去幾年, 受到全球經濟劇烈變化的影響, 台灣和大陸經濟也遭遇嚴峻的挑戰, 並各自努力進行結構性的調整。 去 (2017) 年 10 月大陸方面召開十九大, 確立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目標, 以及邁向可持續發展的 30年建設藍圖, 同時也確立了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方向, 這等宏觀、 前瞻的政策目標及方向, 為兩岸經濟發展與兩岸企業合作, 創造更大的空間與合作的商機, 這是不可錯失歷史性的機遇, 雙方都要珍惜及把握。

       但另一方面, 兩岸經濟及企業合作也遭遇到很多新的挑戰。 尤其, 今年以來, 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高, 不僅對大陸經濟帶來新的風險和考驗, 同時對台商多年來在兩岸所建立「 台灣接單、 大陸生產」 的代工出口模式, 造成嚴重的威脅 ; 部分在大陸投資經營的台商已受到衝擊影響, 還有更多的台商因為各種不確定性, 對未來前景覺得憂心。

       還有, 兩岸經濟結構性調整, 也改變過去以互補為主的垂直分工模式, 在很多產業領域, 大陸供應鏈崛起對部分台商造成強大的競爭壓力, 也影響到兩岸企業合作意願及共同的目標。

       面對新的情勢和新的挑戰, 兩岸必須跳脫傳統、 僵化的思維, 強化「 兩岸企業共同體」意識, 從融合發展觀點, 在經濟創新、 產業轉型升級及企業互利共生上, 找出共同努力的方向、 目標和領域, 結合彼此力量尋求突破, 並協調、 化解雙方衝突的利益, 形塑升級版的兩岸合作新模式。 這也是「 兩岸企業家峰會」 可以扮演的角色及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

推動兩岸企業合作五大方向

為掌握兩岸融合發展的新機遇, 並因應全球及兩岸經濟新情勢的挑戰, 萬長主張, 未來應朝五大方向推動兩岸企業合作 :

第一,建立協助大陸台商的有效機制。
       因為近年大陸投資環境的急遽改變, 大陸供應鏈崛起帶來競爭壓力, 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衝擊影響逐步擴大, 很多在大陸投資設廠的台商正面臨各式各樣的困難和問題, 如果不協助其解決問題, 降低不確定性, 兩岸企業合作也將淪為空談。 是以, 大陸當局應盡速建立協助大陸台商的機制, 在資金、 土地取得、 市場機會分享、 環保、 稅務等方面, 提供有效的協助, 使其可以渡過難關, 也為兩岸企業合作營造永續環境及有利氛圍。

第二,建立升級版的兩岸企業合作模式。
       為因應兩岸產業競合新情勢及中美貿易摩擦長期化趨勢, 兩岸企業合作須全面轉型升級, 一方面, 從重視成本、 規模、 效率等「 量的合作」, 轉變至重視研發、 創新、 品牌、 行銷等「 質的合作」, 結合兩岸優勢, 建立共同品牌、 共同標準, 共同研發創新, 提升兩岸企業整體競爭力, 共同拓銷區域及全球市場。
       另一方面, 應擴大優勢互補, 依據十九大建設藍圖, 在產業創新、 供給側改革、 數位經濟、 自由貿易試驗區及「 一帶一路」 等計畫上, 結合台商和陸企力量, 推動旗艦合作計畫, 催化兩岸企業合作的全面升級。

第三,促進民營企業及中小企業合作。
       為因應中美貿易摩擦的長期影響, 並消除國際上對大陸補貼國有企業的質疑, 未來大陸必須全力促進民營企業及中小企業發展, 深化市場經濟制度。 台灣在國有企業民營化及中小企業發展方面有相當成功的經驗, 未來可擴大雙方交流與合作, 充分交換經驗, 共同參與並促進大陸經濟結構的轉型。

第四,擴大服務業發展及創新合作。
       發展服務業攸關內需擴大及人民生活品質提升, 也是大陸因應貿易摩擦、 降低對出口依賴的的核心關鍵。 台灣在服務業發展方面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及創新潛力, 因此, 未來應全面深化兩岸服務業合作, 共同投入大陸服務市場發展及技術創新, 以加速大陸經濟結構的調整, 並促進兩岸企業的融合發展。

第五、推動一帶一路共拓海外市場合作空間。
       「 一帶一路」 沿線地區的基礎設施和產業園區新商機, 除由大陸國企擔任領頭羊角色之外, 亦應鼓勵兩岸中小企業共同參與, 並有系統地提供即時的商機資訊 ; 建議保留一定比例的「 一帶一路」 商機給台商, 確保其參與合作的機會, 提高其支持合作的意願。


結語

       各位先進、 各位貴賓, 面對全球及兩岸經濟的變局, 兩岸企業合作也將推進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作為民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兩岸企業家峰會」 責無旁貸。 本人將和郭金龍理事長攜手合作, 加強凝聚「 兩岸企業共同體」意識, 結合兩岸企業界的資源和優勢, 共同打造升級版的兩岸企業合作模式, 推進兩岸產業的同步轉型升級, 為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及未來願景, 作出積極的貢獻。
       最後, 要再次感謝各位企業先進、 各位顧問專家和各位貴賓的熱心參與和支持, 也要預祝「 兩岸企業家峰會」 圓滿成功, 祝福各位事業昌隆、 身體健康、 萬事如意。

       尊敬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郭金龍理事長、 張平副理事長、 尊敬的江蘇省吳政隆省長、 尊敬的昆山市杜小剛書記、 各位領導、 各位企業界先進、 各位青年朋友、 各位女士、 各位先生 : 大家早安、 大家好!

       兩岸企業家峰會這一次選擇在台商聚集的江蘇昆山舉辦「 2018 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研討會」, 獲得江蘇省政府、 昆山市政府、 大陸峰會和各有關方面的全力支持和協助, 同時也獲得許多來自兩岸各地的台灣青年朋友的熱情參與。 本人要代表台灣方面, 向促成此次研討會的各有關部門表達最誠摯的感謝, 同時也要向所有參加研討會的青年朋友們表達熱烈的歡迎之意。

       近二十年來「 全球化」 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潮流和趨勢。 由於科技進步一日千里, 再加上各國紛紛採取自由化措施, 使得原先阻礙國際貨物、 人員、 資金、 資訊流通的各種藩籬和限制已經逐漸消失。 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結果, 使得全球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 貿易內涵更加豐富、 網路聯結更為緊密, 一方面提升了全球民眾的生活福祉, 但另一方面也給產業界帶來的更大的挑戰和機會。 各位青年朋友面對此一新的發展趨勢, 相信必然會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識技能, 以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

       台灣從 1960 年代開始推動勞力密集產業, 經過20多年來的發展,到 1980 年代時已成為全球主要代工生產的基地。 嗣後在1990 年代, 台灣產業結構開始轉型, 市場更加開放, 資訊產業、 電信與金融等服務業逐漸成為台灣新興的產業支柱。 在此一發展歷程之中, 世界經濟體系的全球化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外在環境, 而台灣青年企業家放眼全世界、 學習先進產業科技、 勇敢開拓國際市場的努力拚搏, 也是其中相當重要的關鍵所在。 本人深信, 新世代的台灣青年, 面對目前充滿機會的全球經濟環境, 必定能夠承續前輩放眼世界的精神, 善用科技時代的新知識和新技能,為社會的經濟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也為自己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今天研討會的舉行, 最主要目的就是要提供台灣的青年朋友們一個開闊視野、 提升自我的交流平台。

       大陸近年來不斷深化改革、 擴大開放, 經濟發展快速, 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和全球最重要的消費市場之一。 大陸目前推動「 十三五規劃」 和「 一帶一路」 等一系列戰略, 採取各種政策措施, 推動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 可望創造更多就業創業的領域和空間,也為台灣青年到大陸就業創業和發展事業, 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更多的選擇機會。 希望有實力、 有意願的台灣青年, 能夠走出台灣、 放眼兩岸, 多到大陸和世界各地走走, 發揮自己的長才, 一展自己的抱負。

       兩岸企業家峰會做為一個兩岸民間企業的交流平台, 過去二、 三年來一直呼籲大陸方面應給予台資企業比照內資同等待遇。 我們很高興看到大陸方面已在去年 10 月宣布將積極致力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實現互利互惠, 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 創業、 就業、 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 以增進台灣同胞福祉。 大陸國台辦在今年 2 月所發布的 31 條惠台措施, 也進一步地提出了多項執行此一政策的具體辦法, 各相關省市也紛紛提出的相應的規定。 這些措施和辦法如能加以落實, 將提供有意前來大陸就業和創業的台灣青年一個可以放寬視野、 擴大歷練、 放眼全球、走向世界的新平台和新機會。

       事實上, 大陸方面十分重視兩岸青年就業及創業的議題。 大陸台辦迄今共授牌設立 41個「 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和 12 個「 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 並採取了許多積極措施, 為台灣青年到大陸實習就業、 創業創新提供平台、 優化環境, 並提供各項支持與便利。 然而, 大陸幅員廣大, 各地市場與生活環環不同, 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創業就業難免會面臨人生地不熟和缺乏門路的困境和挑戰。 兩岸企業家峰會決定辦理「 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研討會」, 就是要將大陸各省市的就業和創業資訊彙集在一起, 以便利台灣青年直接獲得權威性的市場訊息, 以利他們探索大陸的就業創業機會。

       這次研討會是峰會在去年七月在廣東東莞辦理研討會後, 第二次辦理以青年為主題的研討會, 說明峰會對兩岸青年創業與就業的重視, 而選擇台商聚集的昆山辦理這個研討會,以「 成功從這裡起步」 為主題, 更是具有特殊意義。 本次研討會沿續東莞研討會的相同模式, 採取青年就業和創業雙軌並行方式, 包括青年就業的「 機會媒合」 和「 學習交流」, 目的在幫助有意在大陸發展的台灣青年, 增進對大陸就業機會和廣大市場的了解, 把握機會、發揮所長, 從這裡起步走向成功, 實現夢想。希望台灣青年能善用峰會搭建的舞台, 充分把握大陸經濟高速發展的機遇, 為自己創造美好的人生。

       最後, 本人要再次感謝承辦單位與協辦單位對這次研討會的鼎力支持。 祝福研討會成功圓滿, 與會青年能夠以此做為起點, 邁向成功並實現人生的美好夢想。 謝謝各位!